思考与实践:(1-2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际沟通入门和沟通与认同两章,相信大家对沟通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你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怎么样?是否具备成为沟通高手的潜质?你可以怎样运用今天谈到的沟通知识呢?请记录,并尝试。
答:
沟通能力指的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
根据沟通能力的定义,自己现在的沟通能力还只停留在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关系。
沟通高手共有的特质:
-善于观察,了解自己;
-不仅拥有各式各样的行为反应方式,还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最适合的行为;
-他们不仅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观点,还能带着同理心做出回应;
-能清晰认知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情绪,能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
-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会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沟通能力是一种人人可以拥有的技巧,它能帮助我们在维持现有关系的前提下从他人身上获得我们所寻求的信息。
学习沟通的目的也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沟通高手,而是用高手的思维去理解沟通的技巧。所以,从现在开始,根据书上所学的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磨练自己,让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的提高。
思考与讨论:(3-4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四两章:知觉与情绪,其中有关“同理心”的内容让人印象深刻。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还是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呢?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分享我的几个小经历:
经历一:
前不久,学教育学的一个朋友和我讨论一个关于学生的问题,她问的一些问题在我曾从事过的教学管理角度来看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尽管当时我不厌其烦地解答了,但是心里却在想“怎么着你也是教育学博士,怎么还会问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呢”。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也遇到一些问题不得不去请教这位朋友,因为这些问题属于她研究的专业范畴。她笑笑说“这些事情太简单了”,然后给我耐心讲解。
通过这件事,才发现自己当时的可笑。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当然对自己领域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当非专业人事询问你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会觉得他们问的问题实在是简单得有点傻,试想一下假设是自己遇到的非本专业的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行业的“行家里手”,但碰到其他行业的问题,我们只能是个“门外汉”了。
经历二:
前段时间因为天气忽冷忽热,家里的宝贝生病了,又是咳嗽又是低烧的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好。家里的每个人都为此操心,都被宝贝的病情急得手足无措,外婆甚至半夜还跑到老远的教堂去祷告,回来后也一直围在宝贝的小床旁不停的祈祷,还要让宝贝去教堂接受入教洗礼。这事在“无神论”的我看来显得有些可笑,也无法理解外婆的如此举动。为此我还对外婆说她不懂科学,封建迷信。然而,她却不以为然,“主是万能的,只要我们虔诚祷告,主就会听见我们的祈求,附在宝贝身上的恶魔就会被赶走,宝贝就会很快好起来”。像这样“不靠谱”的说辞和行为,外婆做过不少。对此,作为晚辈的我也只能摇摇头,感觉就是:智商不在同一水平,无法沟通。
现在想想,感觉自己没有好好站在外婆的角度去体会她的心思。外婆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比较孤僻,没什么朋友,平日生活里也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种点菜养点花,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教堂祷告和看经书。和上帝对话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动力和精神寄托。她也是心疼宝贝,想宝贝早点好起来,所以才会那么大年纪了还半夜去教堂祷告,希望宝贝加入教会受上帝庇护。
如果当时能够用心去理解外婆的心情,耐心安抚她,应该就不会出现沟通的障碍。人往往是这样,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更缺少耐心和同理心。
生活和工作中亲身经历的类似这两个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往往习惯性地用自己的价值观评判他人的价值观的对与错。凡是与自己价值观相背离的,都觉得可笑,不可理喻,于是心里早早地关上了那扇与人沟通的门,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哪怕是与最亲近的人也缺少耐心。在遇到知识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习惯性的认为别人应该具备和自己一样的专业知识,凡是问的问题没和自己知识层面相同,都觉得对方见识短浅。
每个人的“三观”不尽相同,所以没必要用自己的“三观”却评判他人的对错,正如一位朋友所说“求大同存小异,倾听很重要,保留意见也很重要”。所以,即使当你不认同的时候,也多保留一份倾听的耐心吧。
从书里学到了一个在沟通中增强自己的“同理心”的技巧:枕头法。接下来,我会有意识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学着去运用这个方法,以此来检验自己在沟通中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的诠释是不是正确的。
思考与讨论:(5-7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言、非语言沟通和倾听,在沟通过程中,你会注意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吗?在朋友当中,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
答:看到这个问题,就让我想起上个个月全家聚餐时发生的一件事:小侄子的批评
小侄子7岁,上一年级。人不大,道理知道的不少。很多时候也要追求一下平等,那话说的叫你实在不敢小瞧他只是个7岁的人。
周末吃饭,大伙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彼时老爸正在讲年轻时越南大事,因为讲过很多次,所以人人嘴里一边吃着,一边说着其他的,老爸的话大多都没听在心上。
小侄子不愿意了,不高兴的放下筷子对大家说:“姑姑,你不认真听爷爷说话,爷爷说什么你都点头,他让你干坏事你也点头吗?爸爸,你一直和妈妈说单位的事,一点儿也不尊重爷爷。还有奶奶,爷爷说话,你一会儿问咸不咸,一会儿问够不够,总打断他说话,弄的我听也听不好爷爷说话!”
小侄子气呼呼的说完,我们相互看看忍不住都笑起来。
我问他:“那我们该怎么听呀?”
他大声说:“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不要随便打断,问问题要认真回答,老师说这样才有礼貌。”
我们齐声称赞他说的对,并承诺以后都按他说的做。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指出:倾听并不只是单纯的听,它包括听到、专注、理解、回应、记忆五个部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做无效的倾听,像我在听父亲讲话时就属于虚伪的倾听,弟弟则是隔绝性倾听,其余的还有自恋的倾听、选择性倾听、防卫型倾听、鲁钝的倾听以及埋伏性倾听等,这些都是在倾听时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的原因。
在沟通中,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呢?
有人说:“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沟通是双向的。可是,在沟通中,我们常常自以为沟通就是说话,就是要多说,而忘记了倾听。其实,听是说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才能抓住关键点,从而有效沟通。那如何用心去倾听呢?根据书上的介绍,归纳如下:
1.要有用心听的态度。专心的听对方谈话,态度谦虚,始终用目光注视对方。不要做无关动作:看表、修指甲、打哈欠......人人都希望自己讲话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否则,他讲话还有什么兴趣,还有什么用呢?(这点基本做到了,只是可能有时对一些兴趣不大的话题用心程度不够)
2.积极反馈。善于通过语言、体态或其他方式给予反馈,做一个积极的“听话者”。例如:赞成对方说话时,可以轻轻的点一下你的头;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时,展露一下你的笑容;偶尔用“嗯”“噢”等表示自己确实在听和鼓励对方说下去,但是出声不能过于频繁,以免打扰说话者等等。(这点虽然有做,但是还没达到善于的程度,所以还有待加强)
3.提出问题。凭着你所提出的问题,让对方知道,你是仔细的在听他说话。而且通过提问,可使谈话更深入的进行下去。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个得看沟通的话题是什么。在倾听中适时的提问这点还是做到了,不过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估计还得改进)
4.不要中途打断,让他把话说完。讲话者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打断他的讲话。因为这样,你打断了他的思路,同时,他会感到你不尊重他。(这点我要特别好好反省和改正)
5.适时引入新话题。人们喜欢从头到尾安静的听他说话,而且更喜欢被引出新的话题,以便能借机展示自己的价值。你可以试着在别人说话时,适时的加一句:“你能不能再谈谈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呢?”“你觉得这个方面如何?”等等(这点比较欠缺,有待提高)
6.忠于对方所讲的话题。无论你多么想把话题转到别的事情上去,达到你和他对话的预期目的,但你还是要等待对方讲完以后,再岔开他的话题。(这点做得不是很好,因为对不感兴趣的或敏感的话题,我一般会想办法把话题岔开或转移)
7.要听出言外之意。一个聪明的倾听者,除了听出话语的表层意思,更要听出话中之话,并从语情语势、身体动作中解读出隐含的信息,从而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这点不仅欠缺,还有些问题。如何才算真正听懂了对方的话外之意呢?我是个说话比较直率的人,所以一般听别人说话也不会想很多,有时就算听出点意思,也会拿不住对方真正的意图。)
思考与讨论:(8-9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沟通与关系的演变”、“人际沟通中的亲密关系”两章。中国是一个到处很讲关系的国家,如果可以选的话,在规则和关系之间,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个?为什么?
答:曾在网上看到说,在中国连扫街女工都要讲关系。这也许就算我国关系社会最真实的一个缩影。人们评职称,需要找关系;孩子找工作,需要找关系;看病,需要找关系;上学,需要找关系。人们处处为建立关系而投资。人们为失去关系而苦恼,人们也为有良好关系而兴奋。关系,让人性扭曲化,也让道德边缘化。
在我国,把人的关系分成了三种。一种叫家人关系,这是最核心的一层,家人关系里对利益保护没有条件,而且不讲回报。家人关系不好的时候,当然会有愤怒和敌意,但更多的是忍耐,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第二层关系是熟人关系,比如同学、邻居、同事和同村乡亲。熟人关系对人情的回报有一些期待,会通融但也有条件。第三层关系则是中国文化中最少涉及的生人关系。公事公办是生人关系的特点。生人之间往往不给任何照顾,只讲利害,对回报要求最高。
这些关系牢牢地构筑了一张庞大的、坚不可破的社会关系网。一张看似温情脉脉,实际上充满了冷漠与不信任的网。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张能令他人羡慕的关系网,每个人都在苦心、细心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每个人都期望能从自己的关系网中获得利益,而关系网的最大本质,就在于相互利用、相互依靠。
于是,人人都拼命拉关系、走后门。然而,关系”资源分配永远不会平等,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结识并有财力买通“后门”的“把门人”,所以,那些拼命拉关系的人,或许因偶尔获益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情况下是看到别人走后门,自己没有关系而倍感沮丧,但不少人沮丧之后又激发了寻找后门的更顽强的“斗志”,就这样,人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形成了一个更加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后门困境”。
在西方,如果你认识关键、重要的人物,也会更有利于你的职业升迁或商业成功,但即便你没有什么“关系”,你也能存活,甚至活得不是太差。但在我国,如果你没有任何“关系”,那就可能意味着你活不下去,或至少活得很差。西方的人际联系固然也重要,但它不能超越法律、道德和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规则社会”。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靠“关系”来调节和维系的社会,我国虽然也有法律,有道德,有规则,但“关系”可以超越法律,腐蚀道德,破坏规则,“关系”甚至可以造就法外之“法”和潜规则。
目前的中国社会,关系文化已弥漫一切领域,已深入很多人的骨髓。但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对游戏规则的破坏,意味着不公平。关系可以把原本不属于我的东西拿到手,关系可以把原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成为可能。总之,关系可以使得我们在这个社会的残酷竞争中处于一种有利地位。关系,使得我们的私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只要有关系,什么都可以搞定;关系成了维持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运转机制。
思考与讨论:(10-11章)
今天我们学习了本书的最后两个章节:增进沟通氛围和处理人际冲突。在沟通关系中,我们都遇到过冲突,回想一下你遇到冲突时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采用本书推荐的方法?
答:上个周末晚上去爸妈家吃饭,进门就只看见俩人在沙发上一人坐一边,一个在看电视,一个在带着耳机听书,看我进来谁也不说话。我就知道准是又吵架了,肯定没饭。一问,果然如此。
事情很简单,下午爸急着要出门,妈让他把地擦完再走。爸不高兴了,说妈每天就让他干活,连个出门的自由都没有。他这么一说,妈又不高兴了,说你干什么了,每天除了吃饭听书就是出去打牌,什么也不帮着干。一放假,买菜做饭,洗衣擦地收拾家等所有的事就全都她一个人承担……
我知道这样的冲突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也该解决解决了。
我对爸说:“妈每天这么辛苦,你真该帮帮她才是。妈她平时要上班,事情也多,晚上因为失眠又总是睡不好,不能累着。我们如果在,肯定我们帮,我们不在,你就多帮着点儿。”
爸说:“我不是不帮,朋友们都等着我,我怕人家等的着急。”
我说:“你要见老朋友,妈也想去见见老朋友,你有时间,可妈有干不完的事,她心里急,你得体谅妈妈。”
爸听了后觉得是这么回事,经过商量决定以后买菜拖地都由他来干,妈负责洗衣服收拾家,至于做饭,两人一起干。
妈看到爸转变了态度,还要分担家务,气立刻消了,两人又说起话来。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指出:冲突是每天人际关系生活的事实,处理冲突的方式在关系的品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处理冲突的方式有很多,逃避、调试、竞争、妥协、合作等。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合作获得双赢是最理想的结果。
获得双赢结果的步骤有:
1.确认和界定冲突,包括发现每个人的问题和需求,并设定问题解决的步骤
2.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评估各种解决方案
4.决定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