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扫教研室,在角落里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语文教材,翻了翻正好翻到《琵琶行》,一时勾起不少回忆。
囿于自身的言语能力,遂查阅结合了相关文献,简单梳理了这首千古名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具有丰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同类题材作品中独领风骚。
《琵琶行》的前半部分是表现白居易和琵琶曲的同声相应,是凭着直观而感受到琵琶曲蕴含的哀伤、忧愁,因而产生心理共鸣。
《琵琶行》的后半部分则是反映作者和琵琶女的同病相怜,是在他得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后所产生的感慨,较之先前的直观感受显得更加深沉、充实。
主要是因为两人的身世命运多有相似之处。白居易是由京城贬谪到荒远的江州琵琶女也是从京城流落到此地,此为一同。
白居易先是在朝廷任左拾遗,后被贬为京兆府尹户曹参军,五年后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先后两次遭受沉重打击。
琵琶女先是在教坊供职,后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和琵琶女的命运都是屡遭不幸,一跌再跌,此为二同。
再看他们在江陵的处境:白居易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女则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二人都是孤独寂寞、对月长叹,此为三同。
有此三同,自然就要同气相求、同病相怜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曾经拨动过无数人心弦的诗句,是《琵琶行》的主题。
“天涯沦落”一语,其中蕴含着众多的坎坷和酸楚。有从繁华京城迁徙到荒远江州的流放感,有命运多舛、祸不单行的失落感,有无人相伴的孤独感。
三重感触的叠加融汇,构成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也使作者把琵琶女引为同类,寄予深切的同情。
毛泽东在阅读《琵琶行》一诗时曾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下划了许多加重号,并且写道:“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事实上,同样的经历和命运缩小了白居易和琵琶女子之间的距离。
白居易并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认为琵琶女子和自己是平等的。
他对琵琶女子的同情不同于一般文人官员的怜悯,而是超越了世俗欲望的同情。
他和琵琶姑娘不是普通的平等关系,而是心理共鸣、情感共鸣和脉搏同步。
他们都在抱怨和发泄,但一个使用诗歌,另一个使用音乐和口语。
同时,两个堕落的人在世界末日的相遇也给彼此带来了一些安慰。他们不仅在抚摸伤口,而且在互相治疗。
参考资料:
[1]李晓冬.论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及文化意蕴[J].散文百家(理论),2020(11):100-101.
[2]曾天芳.《琵琶行》中来赏“月”[J].读写月报,2020(Z3):36-37.
[3]王晶. 吴厚元及其琵琶作品《诉》的教学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
[4]刘雅杰.白居易《琵琶行》的多重文化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0(0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