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精力是否充满电?
你找到自己做事的动力吗?
你找到自己想追求的人生意义吗?
这些看起来相当宏观的晦涩问题,在汤姆·拉思的 《你充满电了吗?》这本书里都有一整套系统而实用的答案,小到如何避免手机的干扰,大到系统化管理自己的能量和心态,都有不错的建议和见解。
花了130分钟看完这本书,又花了60分钟整理了读书笔记,本以为是旧书一本,没想到是8月份才出版的新书。
虽然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幸运的是,在很多方面,我一直都运用着里面一些方法论来执行自己热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比如书中讲到:
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查看新闻邮件和社交网站,在你需要专心做工作的时候,或者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清除各种手机提示音,震动音和视觉干扰,查看信息没问题,只是不要让这个念头一整天都跟着你打转。
如果你决定花时间和某个人相处,比如吃饭兜风或者散步,请把你全部的注意力都给这个人。
你可以试试你冲刺的方式工作,定时休息,并保证足够的睡眠。
随机列举出这三条简单建议,基本上都是自己在亲身践行的方法。
无论是阅读也好,写作也罢,或者在做好例如社交等其他需要做的事情方面,这些方法都很靠谱,也很实用。
作者通过一些列科学的研究后发现,把电量满格的日子和寻常日子区分开来的三大要素:
意义:做有益于他人的事
互动:创造更正面而不是负面的时刻
能量:做能够改善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的选择
在看完书之后,我把这三个要素重新编排了一下,形成自己所理解的三要素:联结他人、专注行动、内在驱动。
1、
联结他人
有一段时间,写文章的核心写法是满足于别人的需求,也就是帮别人解忧答惑,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帮助每一个前来询问的读者,而后将对话内容整理成文,形成文章。
我将精力集中在他人身上,关注他们的需求,确保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知识经验有实际的用途,也就是能帮助到别人。
在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其他人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种能够学习。
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他人身上,是在告诉他们,我们有多重视他们的想法观点和时间,专心听他人说话是发展一段新的人际关系,已经对已有人际关系进行投资的好办法,花一点时间了解他人的观点,也能帮助我们的学习和进步,拓展自己的思维。
但海量的资讯来袭,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非常多的信息,包括别人的留言以及聊天消息。对于人际沟通的消息来往,我们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
管理好自己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不要让他们主导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做到的话,我们将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大多数问题花费在回应他人的需求上,而不是创造可以更有长期效应、更有长久价值的事情上。
尽管如此,将他人的需要摆在自己的需要之前,而这会导致自己短期内的幸福感降低,但是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自己将或多或少成功改善了周围的环境。
从沉浸于生活深处,到联结他人,延伸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2、
专注行动
在一个任务面前,现在的我会下意识的去拆解这项任务,把它订制成几份小的任务模块,并细分安排到每一天需要落实的行动规划中,继而老老实实去执行之。
这也许就如书中所言,在当下创造意义。
我们每天所做的是成为一个更宏大任务的一部分,而工作与事业的未来在于将其定义为每天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不少人喜欢一心二用,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胆魄,于是只好规矩的奉行着工匠精神,做一件事的时候,便用心做那一件事,也许进度会比较慢,只不过用心之作,终究不会辜负自己。
有些人每天关注很多信息和事件,比如在网上同时与很多人聊天、关注了一大堆订阅号却总是让小红点里的数字越来越大,一天想做的事情很多,却总感觉没办法很好的完成一件事。
书里提到一个观念:关注得越少,完成得越多,完成得越好。
在写作的时候我有个习惯,对于一些金句短句,会在段落进行留白,这样看起来会让人印象深刻,传达效果会更好。因为画面中空白多而字少,读者容易聚焦。
聚焦也是用心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专注态度助推着任务完成度趋于高质量化,而试图什么事都做一点,最终将导致什么事都做不成。
3、
内在驱动
你去买菜,是因为自己想煮食吃饭;你玩游戏,是因为自己想满足放松的欲望;你想读书,是因为自己想补充多一些知识。
这些驱动自己去做事的原因称之为内在驱动力,总有一些缘由会驱使自己去做各式各样的事情。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探究自己心里所想是如何,再寻找一些简单的办法让自己最佳的内部驱动力在全天时间里持续占领思绪的最高地。
这是我们内在的电量,有动力,才会产生行动力。
书里提到的几个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如果你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有挑战性的事,你的大脑看到的就是动力,而不是压力。
注意压力的存在,寻找压力背后的意义。
提醒自己每天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把你的任务摆到重要位置,能维持你的积极性也能让你更有效率。
你花越多的时间在你擅长的事情上,你就会成长的越快。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投入的每一个小时都将产生翻倍的成果,而你用于修补自己劣势的每一个小时,就像是用来拖地新引力作对一样。
你的心里所想和行动至少要有80%,围绕着正确的事情展开。
你都要用大部分时间规划有用的事项,用剩余时间讨论不足的地方。
▼
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能做出惊天动地事情的日子,这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经历的常态,只不过我们可以选择运用好自己的时间与知识,专心做好每天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
电量满格这个词看起来有点像正能量的意思,而对正能量一词,我的理解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们可以由着初衷,不忘初心,想一想,自己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自己的价值何在,甚至自己能为世界做点什么,也许这是人生电量满格的终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