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作者:
姜夔(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宋词鉴赏辞典》
浅品:
此词为诗人怀念旧时在合肥的恋人而作。距与其初遇已二十多年。
首句以“肥水”起兴,又以“东流无尽期”比喻相思之苦的无穷无尽;故而悔不当初——当年若不曾种下这相思,又哪会有如今的痛苦?李白有“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之句,背后的情感亦相通。
接下仅用寥寥两句写梦:梦中见到恋人,憾其容貌不似画中所见;然而更无奈的是,鸟啼声又打断了这个梦。
下片感叹光阴不相待:春天还没到来,鬓发已如银丝。而离别已经太久,感情也变得渐渐麻木,不太能体会到悲伤了。可依然阻挡不住的,是年年元宵夜彼此的相互怀念。
上片云“不合种相思”,却又在梦中相思;下片“别久不成悲”已近无情,末二句却又转入有情。恰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纠结——虽然当初种下的相思,带来后续的许多痛苦;但事隔多年,终究是牵绊于心,难以忘怀。
此词写情缠绵悱恻,用语清新自然。
有情人终分散,实属悲剧;而词人借此吟成千古绝唱,是为升华。能读之品之者,亦是有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