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一句话而去读一本书?
你有没有因为偶然飘进耳朵里的一句歌词,而把某首歌找来循环播放?
我有过,不过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干了,寻找让自己兴奋的东西的愿望日渐淡薄,渐渐习惯于庸常的生活。
“十年前,我只怕一件事,那就是平庸的生活。那时我刚从大学毕业,世界向我善意地敞开,我总想创造点什么,哪怕即刻死去,我贪婪,明亮,相信温暖的事情。日子散落在四周,我甘愿被时间的酒酿灌醉。
十年之后,我才发现,人呐,一旦没了退路,就比刀枪剑戟还坚韧。”
实话说,书底封页上的这段话并没有很触动我。我从学校毕业那会没有这么写意,既没有感受到世界的善意,也没有明亮的抱负。十年后的我也没有像刀枪剑戟般坚韧。
不过,当人到中年的我过着真正的平庸的生活时,我的确感到害怕。而且,我知道每个人都害怕被庸常吞没,所以人们都在不停地寻找“非一般的感觉”。我们害怕错过,害怕来不及。
就像这本书的后记中,张畅写道:从年轻人到中年人,都在谈论房价、投资和理财,焦虑着哪怕并不存在的焦虑。
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叫庸常的生活?
就像生活的意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去定义。只是,关于我们自己,通常我们都是后知后觉。读他人的故事,就是把我们的后知后觉往前挪一点。
刚开始便陷入庸常的婚姻;为满足老人心愿而微不足道的生育;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暗战;职场上的看不见的战争;新婚与旧爱;没有爱情的生活成了煎熬;------
这些庸常的生活故事并不深刻,但是却随处可见。也许正是见得多了,我们才视而不见,看不见他人,也看不见自己。
选择这本书作为读书群本月共读书,我的推荐的理由是:作者是一位90后,作为作者的首部作品还有些青涩,但是胜在内容上的真实和写作上的真诚,女性视角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察和表达非常细腻,庸常又鲜活。短篇小说集里的故事都是关于我们周遭的生活,可以启发我们怎样去审视生活。对于喜爱写作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借鉴,基于现实的适度虚构才是有前途的写作,也是相对来说我们容易把握住的写作。
关于共读书的选择,我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阅读难度不能太大,内容理解和文字数量上都不能过于繁重。每月一本的共读书只为营造读书的氛围,要避免成为负担。
其次,尽量选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和容易读懂的书。推荐一些经典书籍当然无大错,但是在艺术性和实用性方面,我更倾向于实用性,能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对接上,让读书有用性体现出来。
再次,具有讨论的空间,让大家有感而发的讨论才是共读真正的价值。互动交流一方面让读书变得更愉悦,另一方面可以把一本书读得更深入。把书读透,需要阅读的积累,通过共读来取长补短,就可以大大优化这个速度。
成立读书群以来,我们一共共读了5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伤心咖啡馆之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恋情的终结》和《鹿川有许多粪》。
最近一期《鹿川有许多粪》的分享,我们通过腾讯会议以视频方式交流,效果非常好,既有共同的感受,也有各自独特的体验,还有一些疑惑,原本个体的体验在分享后被认同,产生更多的共鸣,而疑惑把阅读导向深入。尽然地理解一本书,会有一种真正拥有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多读书是好事,但是读书也是有成本的事情,甚至读书也会引发一些痛苦,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便多读几本书也还是少,那么干脆就不读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春节前我读了刘擎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的附录《答学友问》中刘擎回答了一个关于读书和思考的意义的问题。我分享一下他的部分观点:
选择积极地去求知和思考,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历程。你可能有很多深刻的满足,但也会有很多不满和痛苦。更可能的情况是:在你的生活中,痛苦和满足是交织在一起的。
但人们往往忘记了,不去积极主动地求知和思考,同样具有巨大风险。没有人能保证你能快乐,你也可能陷入最糟糕的境遇,庸人自扰的故事比比皆是。
我自己宁愿选择求知和思考的风险,这并不是因为这样做免除痛苦的机会更大(谁都没法确保这一点),而是因为这使得我们更接近“充分而完整的人”,求知与思考是内在于人性的愿望和能力。你是更积极主动地发展和提升,还是去压制和忽视这种愿望及能力,当然会给你非常不同的人生历程。选择什么,在根本上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更重要的,“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们的庸常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也曾盼望看到眼下生活之外的可能,宁愿它不甜蜜,宁愿它暴虐、凶险、汹涌不定。
对我来说,选择读书和跑步,就是我对抗庸常生活的方式。
本文首发公众号“古读”:5年亲子阅读,认真学习了数十本育儿书。作为一个长期阅读者,每年读书50+,300余本私人阅读书单,100多篇原创育儿分享,每月书单分享,欢迎你和我一起读好书,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