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心得
前面五句都是针对“仁之本”的。在家对父母孝,在外对小伙伴们要悌,“谨而信”说话要谨慎,不胡说,做事要实在。“泛爱众,而亲仁”爱要广泛地施与所有人,对人不要有歧视。如果发现有仁德的人,要特别亲近,向他学习。关键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前面这些都做到了,再学习诗书礼乐等六艺之文,才可以践行前面的一切,就成“德”。
敦品然后励学,进德重于修业,这是孔子人格教育重要的特色。品位根干,学为花叶,本固乃枝荣。品德好,“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人若无德,则位高则恶重,权大则毒剧。《大秦帝国》中魏国公子卬(也许与史实不甚符)为位高权重,却贪婪无度,好大喜功,多次掣肘庞涓,致使魏国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河西之战等几次重创之后,一蹶不振,终失霸主之位。
反观现在的应试教育,实质还是“一考定终生”。“成绩大如天,德育”说的多,落实的少,并未真正引起重视。复旦投毒杀人案举国震惊,各大高校的暴力事件屡见不鲜。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除了应试,不知道还会些什么?考试成绩好就能代表真的好吗?先做人,再做学问确有必要。
与学习成绩相比,做人做事更需要的是情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正是情商的具体表现。“一个好汉三个帮”,情商高才能使团队有凝聚力,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leader,这个团队才会有战斗力,竞争力,才能走向成功。
2016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