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有关后现代的论文《后现代视野中的教育》,这篇论文从两个方面谈了后现代视野下教育的转变。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至今在多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但是它到底如何理解?定义是什么?这些问题至今学界尚没有定论。因为它非常新,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进程,多个学者都对它进行了论述,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项国雄教授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内在规定性。他分别列举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不同之处。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推崇科学,稳定性,以及寻求发展方面。而后现代的特征则表现在多元化,对事物的审视和反思方面。可以看出,后现代表现出的是不确定,探寻,反思,开放。
第二个特征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关系的处理。
后现代对待三者的关系体现为两面性、折中性、解释的多重性三个特征。从中可以看出,后现代和现代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是兼容并包的关系。后现代虽然立足于未来,但是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审视、反思和转化基础之上,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笔者主要从教育模式、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观四个方面展开。
不同的教育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系统,在工业化社会,现代教育提倡的是精英教育,其背后以理性至上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为支撑。而现如今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社会需求转变了,所提倡的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通识教育、主体教育。教育开始更多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批判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的不同体现出后现代所描述的“非中心化”,“多元化”,“零散化”等新的世界图景。
知识观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从确定的,普遍的,一元化的,静态稳定的,客观公众的,单一分离的,良构性的知识转变为批判性的,情境性的,多元化的,动态生成的,个体性的,网络性的,非良构性的知识观。知识观的转变可看出其隐含的后现代特点。
课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师生以平等的姿态共同通过探求知识进行对话,这样的课程体现了其灵活和开放,同时也是不稳定的。我们无法预知课堂上对话所产生的结果,学生的反馈会是什么,对话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内容。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和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通过自我审视和反思理解自我和世界。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是人性化的,提问式的,对话的,创新的。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整齐划一的行动,而是凸显了学生作为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凸显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
虽然后现代主义还在不断发展,但是通过对最前沿内容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巨变,感受到社会的转变。身处变化中,作为个体的我们,更应该顺应趋势,在面对过去的基础上,去审视自我,反思过往,用空杯心态去吸收和接纳这个社会的多元和复杂。同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让自己可以从容应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