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他错了,他居然还嚷嚷,你怎么不反驳他?”
服务员说:“正因为他无礼,我们才要礼貌。否则,不就吵起来了吗?而且一说就明白的事,何必大声反驳呢。”
是啊,声音高,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话有道理。
很多时候,越不讲理的人,越喜欢以提高音量来唬人;而有道理的人,常常以温声细语来回答对方。
而聪明的人,往往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保持平和的语态,消除彼此之间产生的不良情绪。
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
温言暖语,往往比疾言厉声更有力量。
02
说话的音量,藏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梁实秋说过: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一个人说话的音量,就藏着他内在的修养。
都说修养藏于细节之处。
一个人即使再好看、再有才华、再有本事,如果没有内在的修养,什么都是空壳。
曾经听过一句很有趣的话:“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大意是说,装满墨水的瓶子,大都没有响声,而那些没有装满墨水的瓶子,很容易就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装满墨水的瓶子怎么摇晃都很难摇得动,而没有装满墨水的瓶子,只要轻轻摇动,就晃得很厉害。
一个人说话的音量,亦是如此。
说话的音量越大,不代表越有底气,说的话才能让人信服。
能控制音量的人,往往温文尔雅、懂得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压人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正如韩寒在书中所言:
“比起那些用大嗓门企图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听你小声说话的人,更可敬。”
越有修养的人,越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
03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层次
古语有云:“人稳不言,水深无声。”
音量的高低,有时候不只是一种礼仪,更是一个人层次和人品的体现。
有一次,公司组织去看电影。发电影票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有个同事怒气冲冲地找到发电影票的工作人员,质问他:“为什么别人的座位那么好,而我的座位偏偏是最后一排,而且还是靠边的位置!”
同事声音之大,让在场所有人都扭头看向了他。
那位工作人员感到无比尴尬,于是也大声回应道:“位置都是按照规定安排好的,怎么轮到你说换就换!”
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
这时候,电影院的负责人走了过来,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那位负责人并没有随意打发同事,而是靠近对方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同事的脸色也渐渐地由阴转晴,最后开心地回到了安排的座位上。
事后,我碰到了那位负责人,忍不住问他:“你到底和他说了什么呢?为什么他的怒气一下子全消了?”
负责人说:
“其实我就是解释了一下发电影票的流程,只是因为我跟他说话的方式是他消了气。 当对方说话音量过高,我作为回话的一方,就不该与之在音量上较劲。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柔克刚。”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深表认同:
“讲话时最好自觉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为太大声会吵到别人,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会让别人很难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大声斥骂;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温和待人。 人,永远都是相互的。
你如何待人,别人就如何待你。
想要别人尊重你,就先学会尊重别人;想要对方能和你好好说话,就先懂得和别人好好说话。
余生,愿你做一个温厚善良的人,说的话如春风化雨那般,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