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屋内稍显混乱。果儿妹妹在画《彩色的梦》,态度极其认真。而智障的姐姐也非常自然习惯地模仿妹妹写作业,尽管什么也写不了,但仍然充满激情。
我玩了会称之为"拖拉机"的游戏,起身开始扫地做家务。厨房的地面上躺着一枚面值为"1毛"的硬币,上面还沾满了灰尘。我嫌弃地将它从A处扫到了B处,居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扫进了撮箕并且毫不吝啬地倒进了垃圾桶。这时,内心好像泛起了一丝怜惜,如果被我老公看见肯定会埋怨我太不珍惜了。其一,不珍惜硬币本身;其二,这枚硬币身上也流着他的汗水。
这时,意识到了事情的复杂性,内心开始纠结和挣扎。在如今的社会,一毛钱的确做不了什么,所以我们才无视它的存在,随处可见的硬币被冷漠地丢弃在角落,懒得多愁一眼。然而,在八十年代时,一毛钱也是生活的主角呀。
犹记得,叔叔从部队回来,给我好几个面值一分和五分的纸币,我兴高采烈的拿着它们去买了牙刷,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把牙刷。可能今天被我鄙视的这枚硬币换作那个年代将是无价之宝,大家都会很珍视。
想到这,我从垃圾桶里拾起了那枚硬币。认真的擦拭它,给它一个深切的吻,镇重地说了声对不起。仔细看了看它的简历:"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每个个体的存在一定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这枚硬币,它的成本效益、耐用性、防破坏性、环保和卫生以及运输贮藏成本等方面比纸币更有优势,成为了纸币的重要补充,在流通频率高的小面额货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何况,大面额的纸币不也是由这样若干个一毛组成的吗?
尽管时代飞速进步,我们仍然要勤俭节约。我们不光要爱护人民币,往往总是在不经意的一些小细节,一张废纸的捡起,一声简短的问候,饭碗中小小的饭粒,我们也要珍惜,这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果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想成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珍爱这一枚硬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