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这节课讨论了跨文化沟通的几个视角:作为游客,我们需要对新的文化保持观察和好奇;作为主人,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认识到跨文化的差异,帮助新加入的人理解;作为翻译,当两个人产生冲突时,我们要澄清同一个行为表达的不同含义。
前面讲到,人们有很多认知和判断,都会潜移默化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一些古老而深刻的文化差异。如果你在国外上学或工作,或者在跨国公司,日常跟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就会很习惯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
但如果你平常并不需要跟外国人打交道,是不是就不用关注文化的影响了呢?也不一定。就算中国人内部,也有不同的亚文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人去了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你的伴侣、朋友,同事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你们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职业经验,来自南方或北方,城市或乡村。这种碰撞也许不像在异国他乡那么激烈,但你有时候仍然会感叹:“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可理喻?”这时候,你就需要学一点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按照我的经验,大多数你觉得一个人“不可理喻”的时候,他其实都有他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必须放在他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讲得通,而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甚至包括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我们看似非常了解对方,但如果发生冲突,就会习惯于从自己的文化出发,觉得:“这个人怎么会这样想”?也许谁都没有错,只是我们的文化不同。
面对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你是游客,你是主人,或者你是沟通双方的“翻译”。我们展开讲讲。
视角一:游客
第一个角度,是“游客”的视角。它指的是,当你作为一个“外来者”,要怎样理解、融入一种不同的文化?比如你作为一个新员工入职,新加入一个圈子,空降到一个新的部门,或者跟你的伴侣一起回他/她的老家过年,这些时候你就会经历这种挑战。如果你有过出国旅行的经验,相信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触,那就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从头学起,你会常常感到陌生,不知所措。
但其实,作为游客的时候,你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你能很清楚地意识到差异。只要能主动意识,任何差异都不可怕。我教你一句话,你可以随时向当地人请教一个问题:“在你们这里,这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足以解决一切跨文化沟通的难题。你要相信,你看到的任何一个你不熟悉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含义。提问的同时抱着探询的心态,不要带着评判的眼光,不是为了比较谁好谁不坏,只是在学习跟之前不一样的视角。
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分辨,哪些地方跟你之前的习惯差不多?有哪些跟你熟悉的方式相反,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个互依型自我的人来到独立型自我的环境中,你的热情也许会被别人当成一种冒犯。而受到辩证主义文化影响的人,要学会在表达个人态度时更直接,如果说得太委婉,对方可能会听不懂你的意思。作为游客来说,刚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文化,会觉得到处都是惊奇和有趣。这段时间叫做蜜月期,通常在 3 个月之内。但是一旦超过这段时间,你就会进入文化冲击期,这时候,你的感觉会很糟。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另一种文化,而是我们已经开始熟悉了,但还没有完全熟悉。比方说,你习惯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意见,当你融入了一个表达情感非常直接的文化环境之后,一开始会觉得很新鲜,但长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就会有些不舒服,感觉“真实的我不是这样”。但是不用担心。研究发现,文化冲击是可以随着更长的时间逐步缓解的,差不多在 6 个月到 18 个月之后,我们会经历文化的整合。文化整合的意思是,你可以自如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当中切换,既保留从前的文化认同,也能熟练应对新的文化要求。
视角二:主人
那么,如果你不是那个游客,而是主人,事情又会怎么样呢?主人和客人的差别在哪里呢?作为主人,你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对于文化因素就会更不敏感。面对那些来自其他文化的“少数派”,我们常常更难意识到,他们有很多反应需要放在他们的文化当中去理解,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我先举一个自己身上的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一位德国老师举办的培训。他是一位老教授,一边讲课,一边拿出卫生纸,呼哧呼哧地擤鼻涕。那个声音被麦克风放大之后,回荡在整个教室里。他一点都不觉得不自然。我当时非常震惊,心想:他完全不在乎社交礼仪吗?一个大学教授,擤鼻涕这么私密的事情,怎么能做得这么嚣张?但我意识到,这肯定不是他不讲礼貌,而是在他的文化里,这个行为不需要藏起来。我能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对方是一个老外。如果他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就不一定能想到用文化去理解了。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一个豪爽好客的北方人跟一位来自南方的朋友吃饭,饭后南方朋友要求 AA 制,这位北方的主人也许就会不高兴,认为“你这是不给我面子”。但在对方看来,这反而代表了一种礼节和尊重。我在春节特辑中也讲过一个例子,夫妻过年回老家,在丈夫的老家,普遍由妻子承担家务劳动,那么老两口看到儿子和媳妇一起洗碗,就会觉得“我儿子受委屈了”。
这就提醒我们:
生活中别人做出让你无法理解的事,先不要用你的思路对这些行为做判断,而是提醒自己,同样的行为放在另一种文化下,是否存在不同的解释?
作为主人,你不需要去适应对方的文化,但你要注意到客人面对陌生情境的不安,你有义务帮他们理解背后的文化差异。
我以前招待外国老师在中国吃饭,经常去一家地道的北京餐馆。我发现老外坐下来,常常表现得局促不安。后来我才知道,那里的服务员从客人进门开始,就大着嗓门吆喝。有的服务员收拾碗碟非常用力,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客人们吃高兴了,还会高声劝酒。对于习惯了在安静就餐环境的人,就会把这些声音理解为:这里有人在吵架。当我告诉他们,这种声音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热情,他们就安心多了。你看,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事,放在另一种文化的人眼里,都需要去解释和适应。偶尔从这些自动反应里跳出来,澄清和对比这些差异,也会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觉知。
视角三:翻译
不过,随着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常见,有时候我们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主人还是游客了。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化碰撞,你还需要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翻译。翻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把一种文化中的表达,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阐述出来。两个不同文化的人相处,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这时候需要有一个人,提出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我这样做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但在你看来,却是另一种意思?”这种误解在夫妻咨询中特别常见。比如,妻子谈到离婚,丈夫非常愤怒。我会问他们:在你们各自的成长经验中,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谈到离婚?妻子说,这不是一个正常话题吗?任何一对结婚的夫妻,都应该想清楚,什么情况下需要离婚。而丈夫可能会说:我认为最绝望的夫妻才会谈到离婚,这代表着他们的婚姻已经没有希望了,离婚是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所以妻子谈到这个话题,在丈夫看来就是否定了我们的婚姻。谁才是对的呢?无所谓,只要他们承认,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差异,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有时候,只要意识到需要一个翻译,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我们永远不能假定,对方表达的一定是我理解到的那个意思,甚至像夫妻那样亲密,也可能存在误解。每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想说“你怎么能这样做”的时候,提醒自己翻译一下:在他的文化里,这样做可能是什么意思?有人讲话很刻薄,也许在他的文化里,这在表达一种亲密,他把你看成了自己人。但你听完之后不舒服,也要让他知道:在你的文化里,你感受的是不被尊重。
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增加自己对于跨文化沟通的经验,时刻提醒自己:我认为的天经地义,对方的理解也许是不一样的。这对于无论是增进人际关系,还是认识自我,都非常有帮助。
总结一下,这节课讨论了跨文化沟通的几个视角:作为游客,我们需要对新的文化保持观察和好奇;作为主人,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认识到跨文化的差异,帮助新加入的人理解;作为翻译,当两个人产生冲突时,我们要澄清同一个行为表达的不同含义。
在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某个人实在是“不可理喻”?如果用上这节课的知识,你有没有新的体会?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明天又是每月一度的书单时间了。下一周,我们来讨论期望和框架对人的影响。
划重点
1.作为游客,我们需要对新的文化保持观察和好奇。
2.作为主人,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认识到跨文化的差异,帮助新加入的人理解。
3.作为翻译,当两个人产生冲突时,我们要澄清同一个行为表达的不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