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啊啊啊爬树的人
【01】
据说微信又要推出一个逆天的功能——
系统会自动根据你的聊天状态用三条标准给你的朋友进行一个自动的筛选——
“半年内无单聊”
“无共同小群”
“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
这个功能貌似和QQ上“友谊的小船”“友谊的巨轮”的标识,或者QQ空间的“亲密度”排行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总是有人试图用冷冰冰的计算机算法来给身边人的亲疏远近列出一张人际关系的排行榜。
有人说,正好借用这次机会来给微信好友来一次大清洗,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容错过。由于社会关系不断的叠加,微信好友数量呈现出井喷的状态,同学、同事、客户、领导、朋友、七大姑八大姨,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在微信好友中都可以窥见他们的身影。
然而,朋友圈似乎不再是单纯的“朋友圈”了——“朋友”的色彩越来越淡,而“圈”的意味则越来越浓。
原本纯粹的“朋友圈”变成了一种“半熟悉半陌生”“半亲近半疏远”的状态,相互点赞不是你的朋友圈多有意思,而是好多人都点了;突然想评论一句猛然想起互相也不是很熟,言多必失还是算了吧。
【02】
记得麦家说过一句话:人的幸福来源于一直对生活做减法,社交也是。
和我关系最好的朋友,名字往往都会出现在“不常联系”的朋友里,因为没必要去用虚无缥缈的电波去维系之间的感情。
我和伟是初中同学,到现在已经认识了九年,马上就要突破两位数了。他在保定上大学,我在石家庄上大学,虽说不远但总见面也不现实,基本上只有在寒暑假才会聚上一聚。寒假见面是在阴历的小年,暑假,嗯,就是在前几天。
说直白点,这个暑假他忙他的,我干我的,连电话都没有打一个,我找他的目的还有点挺功利的,不太纯粹——我需要Pr的软件,可是我从网上下不下来,听说他有,我是带着优盘奔着安装包去找他的。
我们见面的方式及其粗暴。
先是互相捶了一拳,说实话还挺疼的,然后给了对方一个拥抱。
紧接着,他开门见山的问我:“什么事?有话说有屁放。”
我拿出优盘晃了晃,说:“电脑里Pr的安装包给我装上!”
“妈的,就知道你心术不正!”一边损我一边自顾自的拿着我的优盘插到了笔记本上。
可我喜欢这种感觉。
简单吃了一顿饭之后他还要上班,急急忙忙的走了,我矫情的发了一条朋友圈,点赞评论的人有很多,他作为当事人却是销声匿迹,好像和他一丁点的关系也没有。
【03】
查看一下微信里的联系人,竟然有四百多,慢慢的划过,却是感到有些可怕。
这四百多人中,有的只是一面之缘,当初用得上,却再也没有联络,恐怕他也不知道我是谁了,发生过什么交集还得绞尽脑汁的想上一想——哦,见过。仅此而已。但就是这些人,却往往承包了朋友圈三分之二的点赞。每次朋友圈的新动态,都是我压根就不熟悉的头像。
我认识了很多人,同时我也清楚,我也被很多人认识着。
我屏蔽了很多人,同时我也明白,我也被很多人屏蔽着。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交圈中进来几个人,就要赶走几个人,不得不离开。听上去有点不尽人情,却是事实。
至今还有联系维持最长一段时间的友谊是18年,幼儿园同学,原先住在一个小区里,互相见证了穿开裆裤的岁月,至于有没有玩过撒尿和泥实在是有待考证。
手机号换过无数个,但那是都会互相通知一下,或许不会回复,但是都会在联系人里默默的把新号码记下。
幻想过无数次的重逢应该怎么做才显得有意义,实际上在最初的一愣之后,笑着说一句“好久不见”。
【04】
有人纠结朋友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最好的样子——
不打扰,是朋友心知肚明的默契。
但是友谊,是与生俱来的安全感。
不用靠刻意的见面去维系一段感情,只要重逢时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样子就够了。
时间在以它独有的方式帮我们筛选出来值得留下的人,这个中关系是岁月的沉淀,是生活的打磨,远远不是冷冰冰的计算机算法可以做得到的。
作者:啊啊啊爬树的人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Q/微信:1191239574
文字是生活中的一种精神慰藉,是浮夸环境中的一种信仰,从方块字中看到的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和誓言。在这里,啊啊啊爬树的人每天为您奉上原创精品,希望与你分享文字带去的感动和欣喜。微信公众号:你好火柴盒(微信号:nihaohuochaihe)。那里不仅有原创文章,更有每天为您精心采撷的 【火柴日迹】,与你分享文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