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固本口服液:惊蛰节气——天人相应的养生智慧

惊蛰位列二十四节气第三,于每年公历3月5-6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此时节阳气升腾,春雷始鸣,蛰虫渐醒3。物候特征呈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江南地区桃花初绽,黄鹂啼啭,猛禽开始换羽

民俗活动蕴含养生哲理。北方有“惊蛰吃梨”习俗,取梨肉润燥、梨核通利之性,常与冰糖、银耳同炖,制成清润甜汤;岭南地区则流行“炒虫”仪式,将黄豆、芝麻炒制噼啪作响,象征祛除病虫,实则补充植物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湘楚之地保留“惊蛰擂茶”古风,将生姜、花生、茶叶研磨冲饮,既驱倒春寒,又助脾胃运化。

养生宜把握“三调三适”:

  1. 调饮食:增甘少酸,多食山药、红枣等健脾之物,慎食生冷海鲜
  2. 调作息:辰时(7-9点)起床吸纳阳气,戌时(19-21点)静心养神
  3. 调情志:晨起可临窗诵读诗文,午后宜侍弄花草,保持肝气舒畅

运动方面推荐“惊蛰三动”:

  1. 缓行踏青,每日步行六千至八千步
  2. 舒展导引,晨起做“双手托天理三焦”功法
  3. 庭院劳作,适度翻土修剪促进气血流通

时令膳食可试“惊蛰三合宴”:

  1. 荠菜豆腐羹(荠菜200g、嫩豆腐1块)
  2. 百合炒芦笋(鲜百合100g、芦笋300g)
  3. 陈皮糯米粥(陈皮5g、糯米50g)
    烹饪时注重少油轻盐,保留食材本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