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列子臆说
有观点认为,我国古代特别是周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种观点将课程视为教学科目。个人认为这个课程设置不是一般地位的孩子能享受到的。孔子编造的这个课程是在《大学》中应该学习到的六种技能,本身《大学》就是贵族才可以修习的,所以这六艺也是贵族子弟入门级课程。另外这六艺应该越往后越难,初级入门,中级升华,高级就经典了。
抛开其他不谈,列子学射中的“射”艺,就很值得品味。我们只是知道:射、御是强健体魄的射箭和驾车,目的是培养军事才能的技能要求。其中射术还可以看到德行,进一步发展到人的修养和忠君方面的德行教育上。当然这些教化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主,即使是个人的修养修身也是接受和服从,但是现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个人更关注个人的成长,学射则能更好的自我成长。古人讲有的放矢,“的”指的就是箭靶、靶心。我们的成长需要目标和方向,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远大理想。虽然在学射这个课程中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肯定能潜移默化出这个意识。我们古人的教育没有现代这种学制的要求,也就是没有时间的要求,所以就只有等到学生自己去悟道,明白其中的要诀法门,让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确定目标和理想。
经典来了: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大致意思是:你射箭射中了,为什么能射中呢?不知道,那就再去练习。三年后又去报告老师,老师又问:你这回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问题来了:这是什么老师,啥也不教,还教训人家。不过我们都能知道是怎么射中的,除了数三年如一日的训练之外,当然还有射箭的姿势,目标的定位,力量的把握,距离的瞄准,眼睛的精准等等。更令人发人深思的是做人和治国都是一样的道理。这远比老师一遍一遍地强调来的更是在,更深入,更刻骨铭心。在个人看来人生成长更需要这个“的”才能更好的放矢,靶心的目标定位当然是必须的。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却偏偏取消了,而韩国和日本却一直在开设着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