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到白马小学听随堂课,进入一四班教室,看到一个新面孔在上数学课,问学校的教导主任这个教师的情况,主任说这是18年11月才入职的新教师,遂决定听这个班的数学课。
本节课是《找规律》单元例3,主要教学一组数列的变化规律,只是这里的规律不再是循环排列而是递增排列。出示例题的图形和3、 6、 9、 12 、 数列和11 、9、 7、 5 、 后,教师没有暗示、引导,没有启发性地追问,只是让学生自由分享发现的规律。学生观察的角度丰富,生成精彩:有从图形得到规律的,有从数列得到规律的,还有从规律中又得到规律的。其中一位男生从第一个数列依次加3得到的和的单双性(奇偶性),以及第二个数列依次减2得到差的单双性(奇偶性)发现:单数-双数=单数,双数-双数=双数。教师适时进行举例验证。
当时听到这个分享我是很兴奋的,这位男生的分享实际上是五年级《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内容,而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探索出这样的规律,这样的分享生成着实出乎意料。反观教师:这位新教师对孩子的这个分享并未感到吃惊。课下交流,由于她对整个教材体系把握的还不是很准确,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对后续知识的影响,因此也没有进行整合提升。我想,正是教师的无心之举,没有框框的设定,给足学生分享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只是倾听。才成就了这样的课堂精彩。
实际上,在新生事物面前,成年人不像孩子一样思维灵活,随时准备接纳新的信息。可能在新事物面前,孩子学得比你快。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孩子有多牛,有多少知识的积累,恰恰是成人的经验限制了接受新的信息,而孩子的思维却更加灵活。
虽然是一位新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还不到位,但那又何妨?只要放手,不控制,课堂依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