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原生家庭这个名词一度暴热,对于某些人而言,它是难以启齿的痛,个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对于某些人而言,它是温馨的港湾,后半辈子幸福生活的基石。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不带伤的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一些坎坷挫折,那么当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创伤未被疗愈时,人会出现哪些问题呢?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以下4类:
第一类人,他们会表现得很缺乏安全感,不善于沟通,自卑又缺爱,没有归属感,同时又很渴望被照顾,却找不到这种力量,常常觉得内心很无力。
第二类人,他们会非常的情绪化,许多时候常复制父母的情绪却不自知,尽管自己内心里面很讨厌父母的某一种情绪,可能是悲伤、恐惧、抱怨、愤怒等,你不妨问问自己,你的情绪是不是很像你的父母?你对待自己的方式是不是很像父母对待你的方式?
第三类人,他们会很畏惧婚姻,对婚姻的不信任也可能是复制了父亲或母亲对异性的看法,所以,他们自己也对异性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或厌恶。
第四类人,是没有办法做到自我表达,通常自我价值感很低,他们要么害怕权威,跟领导相处困难,要么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觉得不值得,也有一些人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猜测别人会怎么看他。
笔者认为,拥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不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但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却能够被自己决定。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呢?
一、保持自我觉察,先看见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讲话做事情就像熟练掌握驾驶技能的司机一样,都是无意识下的行为,而当我们没有觉察时,就会发现一件事情过去怎么发生、发展和结束的,现在仍然照旧,因为我们的模式没变。
举个例子来说,你小时候考试得了98分,你父母叹了一口气,拿起试卷就问那丢失的2分去哪了,怎么这么粗心等等,你听了之后,内心瞬间有一股委屈难受的情绪涌上心头,因为他们不知道你为了考出好成绩已经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但是父母却看不见你的付出,他们渴望有个100分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工作后,你加班熬夜,反复修改赶出的稿子发给领导看,本以为会受到领导的夸赞,结果领导还在继续挑你的毛病,让你再改改,那一刻,你发现自己内心那股委屈的情绪又重新涌上心头,这种感觉跟小时候特别像,久而久之,你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不断地逼迫自己要努力,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于是把自己活成了完美主义者,看不惯自己身上一点点细小的瑕疵,总是想要完美再完美。试想一下,每当你挑剔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心情是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当我们能够不再重复过往的情绪模式,每当负面情绪到来时,去看见自己内在那个受伤小孩的深层需求是想表达什么,我们就已经完成了疗愈过程的第一步。
二、允许一切发生,让情绪流动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其自然道理,许多事情的演变都是我们无法把控的,举个例子:你突然遭到伴侣的背叛,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打击,内心涌现出强烈的愤怒、不满、悲伤等痛苦情绪,你心里很不愿接受这个既定事实,可能就会有漫长的心理对抗,会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产生不配得感,在这种悲愤情绪下,你可能会因一时失去理智而做出错误决定,如果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常有自我觉察,能够意识到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我依然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对方这样做,只是对方的选择,我无权控制别人,我选择臣服当下,选择跟自己当下不好的情绪待在一起,不做评判,允许情绪自然从我的身体流过,就只是允许,情绪就能慢慢得到释放,如果发现这种事对自己造成的打击实在太大,一个人确实难以承受,那就可以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人陪伴会使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三、保持学习热忱,做向上的人
正如著名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女主所言:“既然过往的人生无法回头,那么就把握好当下的路,带着自信的笑容,迈开坚定的脚步。”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无论我们曾经经历了什么,都请你记住,读书能够改变自我认知局限,拓宽我们头脑里的世界地图,升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百利无一害的高复利事情,你越坚持,就越能看到效果。人生就像打怪升级,你每跨一步坎,就升了一级。你的级别越高,你看到的风景也就越迷人。
最后,祝愿所有幼时未曾被善待的人,都能鼓起勇气,从你的原生家庭转个身,去创造属于你自己光辉灿烂的明天。也请仍在低谷的你一定要相信,生命均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