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沟有一沟红土----《黑爷(六)》

     塑像用的红土正是是七老汉找来的。村子北山两个隆起的山峁中间有一条陡峭的斜沟,叫红土沟,整个沟里寸草不生,但却长了一沟艳红的泥土。沟里的红土比别的地方的红土紧密,坚实,粘性大,但也性子紧,干燥后容易开裂,所以七老汉找来的是山沟表皮被太阳晒得酥软的红土,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这些红土的性子早被盘下来了,一捏就碎,正好团泥塑像。

     七老汉蹲在地上不紧不慢地干着活。他把这些赤红的土块一块一块地放在石臼里,捣碎,过箩,最后把细红土归进大瓦缸,从缸壁慢慢渗入清水。等水没过了土,就在缸口蒙上一层塑料纸。几天后我们揭开塑料蒙纸,就发现缸里面的红泥已经细腻软和如油脂,这就是上好的红胶泥。再用长纤维的安徽红星宣纸兑水捣成纸浆,和入淀好的泥,放在大铁皮上用棍子反复抽打,使得纸桨和胶泥完全融合在一起。当然,这些粗笨的活计最后都是由我来完成。我找了一块垫子,放在黑爷庙大殿的台子,盘腿坐在上面用棍子抽打泥巴,翻来复去打了三天。到最后,那些泥巴被打得极为筋道,像橡胶一样,抓一把都不沾手。我就按照李先生的要求,把胶泥切做方块子,用塑料纸一块一块地包好,码在台子上备用。

      在我备泥的这几天,七老汉用剩余的红胶泥做了一个极为精致的火炉,是专门熬煮罐子茶用的。火炉干燥以后,我们马上生火煮茶,那燃料便是郭师傅做神像架子剩余的老榆木疙瘩,火头很硬,噗噗地冒着蓝光。等到红泥炉子被烧透,就可以在平整光滑的盘面上烤上山下带来的发面锅盔。不到一刻钟,锅盔会被烤得焦脆可口,一口咬下去,听得见脆响。熬茶的罐子是个老旧的砂罐,在里面先后加入茶叶、桂圆、焦枣、枸杞、冰糖和葡萄干,再注入清水,放在火炉子上熬煮。这些活一般是由郭师傅操作,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端着一个白瓷茶盅围在火炉周围候着,等到熬煮得差不多了,他就高高地掌起砂罐,给我们每人茶盅里注入一点赤红的汁水。这时候,你可以先咬一口酥脆的发面锅盔,再就一口浓酽的罐子茶,真是好味道。当然,这味道还包括几个人围坐在火炉周围慢慢说话的亲切。

     有了这个红泥火炉,我们此后的早点和饷午饭基本都是这么吃喝的。那时候,喝着茶,吃着馍,听着李先生不紧不慢的话,总感觉风轻轻的,太阳暖暖的,时间也像个懒汉,慢慢地摇晃着。

    那个红泥火炉我们在山上先后使用了两个月,活干完下山时,我准备带回家用,结果不小心摔碎了。后来经常想起它,有一次给学生讲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我记得还问过他们有没有体会过几个人围炉而坐品茶聊天的亲切。因为这首诗就证明了在唐代,那个极为重视友情的时代,就有红泥炉子起了它的作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只是一些回忆吧,而我也有好久没有和人围着泥炉子煮茶聊天了。

    在我们和泥打泥的时候,李先生不太放心,一直蹲在旁边看,因为一把好泥是塑像成功的关键。他说咱们这土真好,他大半辈子走南闯北,去过好多庙宇,塑了无数神像,最后发现,还是家乡的土最好。

     说来也真是奇怪,老家那那么多的黄土山包中间,忽然就生长了这么一沟上好的红土。整个红土沟远看就像用刀剖出的滴血的伤口,翻出里面红艳艳的肉。虽然沟里寸草不生,但它的两边山峁子上却生长了不少的沙葱。或许是因为红土的滋润吧,这沙葱要比别的地方的更为胖实,更为鲜嫩,味道也更为辛辣。雨后,采来一簸箕沙葱,洗干净,切成段,捣成泥,就着莜豆面糁饭或者荞面搅团吃,很香。但小孩子的兴趣并不在这里。当时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用红胶泥捏制各种小动物的技巧,但最好玩的,还是红泥捏出的响响子。削好一个拳头大小椭圆形的土块,在外面包一层和好的红泥,等到半干了,用马尾丝小心地勒作两半,掏出里面的土块,再蘸水粘合在一起,钻开几个小洞,凉干后就可以哇呜哇呜地吹了。

     由于胶性大,所以一些通常的资料里都把这种泥叫做红胶泥。但老家都把它就红窖泥,它也是做水窖不可或缺的材料。

    老家干旱,有时候一年也下不了一场透雨,人畜的饮水变成了大问题。所以基本每家人都挖了水窖,以便收集雨水,做日常生活之用。为了防止窖水变质,窖得挖十几米深,并分上下两截,上半截不盛水的部份叫旱窖,下面三分之一以下盛水的部份就叫水窖。当时没有水泥,防止雨水渗漏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水窖部分靠上一层很厚的红窖泥,这层窖泥不仅可以防止渗水,而且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在窖壁上掏出一排排里大外小的马眼,用力依次填进红泥团,再在外面抹上一砖厚的红泥,然后用木棰蘸上胡麻水反复拍打。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耗功夫的活计。每天早晚趁着气色潮湿各拍打一次,一直要拍打二十多天,直到表面不裂缝且光滑得能照出人影来。那年我家在场里挖了窖,三叔每天按时去下窖打泥,从窖低传来的沉闷的啪啪声回响了几十天。现在想来,在老家吃一口水真不容易。当时村户人家找媳妇,媒婆子领着姑娘来家里验财产,第一要过问的便是有几口窖,放满水了没有,第二才检验粮仓屋舍,牛圈羊圈。

     上天真是有好生之德,才赐予了我们这一沟艳红的泥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归去来 啊!远方的客人 我们好好地坐在我们的村庄...
    湘西小子阅读 1,025评论 0 2
  • 文/马少军 图/来自网络 虽然是从喝罐罐茶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是我一直不太爱喝,因为那汁水太苦了...
    马少军阅读 2,070评论 0 4
  • 好久没有屏住呼吸,停下矫健步伐,安安静静写点东西了。说实话,本人不大喜欢追剧,更不喜欢追星。一来认为没什么涵养,...
    孤落寡闻先生阅读 699评论 0 4
  • 佝偻着腰的歪脖树 蹲在水里 万古长青 孱弱的牲口和人 聚在山丘的腹地 昏昏欲睡 肉虫身上的蚂蚁群 咬着磨牙的筋 地...
    念今尘阅读 591评论 0 50
  • 若为守城人,人来人往留下的尘土也是祝福。也许乐观就是一剂强生药,沾上便无法挣脱,在乎你的人会送来一束目光,而身下仍...
    末念一生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