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多汗证辨证论治

多汗证辨证论治/分型论治一

主症: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

半身、某一局部出汗。

兼症: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舌脉: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代表方:玉屏风散。加减:

汗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 五味子、煅牡蛎;

气虚者,加党参、黄精;

兼阴虚者,加麦冬、五味子、人参(生脉散)养阴敛汗;

汗证辨证论治/分型论治二

阴虚火旺证

主症: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

兼症: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

两颧色红,口渴。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当归六黄汤。

加减:汗多者加龙骨 、牡蛎;骨蒸潮热,可加秦艽、银柴胡、白薇;

相火妄动者,可合知柏地黄汤;

阴虚为主、火热不甚者,可改用麦 味地黄丸。

汗证辨证论治/分型论治三

3.心血不足证

主症:自汗或盗汗。

兼症: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

舌脉: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心。

代表方:归脾汤。

血虚明显者,可加熟地、首乌补血;

汗出较多,加五味子、煅龙牡、麻黄根、浮小麦敛汗收涩。

汗证辨证论治/分型论治四

4.邪热郁蒸

主症: 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兼症: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舌脉: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胃火上攻,蒸蒸汗出,面赤发热,气粗口渴,

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胸腹胀闷可选用竹叶石膏汤。

湿热内蕴,热势不盛者可选用四妙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