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说到媒体广告后台定向,广告后台越来越智能化,系统探索的用户也比较精准,再加上前段时间腾讯广告兴趣定向下线,网上很多文章开始解读行为兴趣定向马上要走向终结,以后都交给系统了。
我弱弱的问朋友手上操作的项目(以头条系举例),你们都用什么定向?
个人公号: 80后信息流,更多干货!
朋友A: 现在全部用的是系统推荐+排除包;
朋友B: 偶尔用莱卡定向(行为兴趣),主要用在新账户新项目前期测试;
朋友C: 90%系统推荐,其余10%会用莱卡或者人群包;
这里有个前提条件是: 朋友ABC, 操作的项目转化目标都是销售线索,主要提交表单为主,所以我们分析的前提条件也是以这个来说。
说说我手上的项目,基本上都是系统推荐+排除包,跑的消耗和转化量也还可以,后端数据指标反馈也在正常范围,线索接通率/有效率/无效率/成交率都在一个持续盈利的范围内。
按照这个分析,系统找的人挺精准的啊,直接通投大法就可以了,比手动操作莱卡定向省事多了,于是乎身边一些朋友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判断行为兴趣没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时刻保持开放心态的投手,后台既然设置了这么多定向,答案肯定是有用的,毕竟头条的工程师也不是吃素的。
简单说下我手上一个项目,之前一直用系统推荐跑的挺好,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这个项目因为其他因素搁置有2个月没有投放。
再次启动投放的时候,根据经验我还是按照之前的打法系统推荐+排除包,素材维度的区分但是一直跑不起来,素材也尝试了几种风格,甚至把之前跑的好的素材让视频部进行微调还是跑不起来,出价也到了之前最高峰值,按照道理应该也有一条跑起来高消费的计划,一天能消耗过万的。
经过冷静的思考,调整投放思路,立马行动落地,结果跑起来了,成本也还合适;
一: 准备
从历史投放跑量素材中挑选9个跑量最好的素材,让视频部做微调整。
二: 分组
把素材分为三组维度: 口播(数量3个)+混剪(3个)+ 先口播后混剪(3个)
个人公号: 80后信息流,更多干货!
三: 多维度建计划
A广告计划: 行为兴趣(电商资讯APP搜索,选择用户30天内发生的行为)+全部筛选类目词,基本上全覆盖+口播素材1+出价(99)+常规加速投放+头条抖音西瓜
B广告计划: 行为兴趣(电商资讯APP搜索,选择用户30天内发生的行为)+全部筛选类目词,基本上全覆盖+混剪1+出价(95)+常规加速投放+头条抖音
C广告计划: 行为兴趣(电商资讯APP搜索,选择用户30天内发生的行为)+全部筛选类目词,基本上全覆盖+先口播后混剪1+出价(91)+常规加速投放+头条抖音
说明: 以上三个广告计划行为兴趣的设置根据用户覆盖量,稍微有点差异化设置(这里不详细解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出价采用阶梯式出价和差异化版位,不同的素材类型差异化进行投放。
四: 第二组计划
D广告计划: 系统推荐+口播1
E广告计划: 系统推荐+混剪1
F广告计划: 系统推荐+先口播后混剪1
按照这个逻辑,每日分三个时间段上计划,建议在流量高峰前2个小时(可以把历史分时消耗数据拉出来做参考)。
每次上新计划6条,每日总和计划18条,保持稳定健康的基建这里每条计划创意分类/创意标签也有维度的区分,可以提前在表格中做好分组记录,一是方便操作的时候直接复制,二是方便做后期创意分类和标签的数据分析参考,确定哪个类型的创意分类和标签组合哪种类型的素材最容易跑量(需要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行汇总)。
第二天的时候,有2条计划跑起来了,都是莱卡(行为兴趣)+先口播在混剪,系统推荐始终还是没跑起来,每日消费在2万左右,成本90左右波动,也在合理的接受范围内,大概跑了4天,衰退了。
总结: 关于定向的一些思考
1: 行为兴趣,人群包这些定向是有很大用处,搭配不同的素材在不同的时间点,探索的人群模型也是不同的,这里建议大家多尝试;
2: 不同的定向人群+不同的素材类型,对人群模型影响很大,可以做AB测试,积累基础数据,做最优组合提高跑量的概率,多一些惊喜;
3: 根据自己业务特点和量级找到适合自己账户模型的定向组合,这里我们不仅要盯着前端数据指标,作为投手一定要结合后端数据指标,不同定向和素材带来的客户质量是不一样的,找到既能跑量,后端数据也在合理范围内,平衡点很重要,毕竟跑再多的量,质量不行不成交,也没有什么用。个人公号: 80后信息流,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