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第八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德章曰 :“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德章为圣人辩论,认为尧、舜万镒,孔子九千镒,不太妥当,先生说,这又是从浅层表表相上下功夫,所以为圣人争斤两,圣人之心纯乎天理,且圣人个个俱有此天理之心,不外慕,不自卑,他们每个人无论成就大小,都圆满成功,而后代儒生只知道在分量上下功夫,不在天理上精进,变的越来越急功近利,花很多时间学知识,学技能,却忽略了自己的心。

先生所说的情况,在今天更严重,现在的孩子从很小开始就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接着又是乐器考级、电视台比赛等,做父母的恨不得自己的娃十项全能,多才又多艺,以前一位前辈就说过,现在的孩子在聚光灯下长大,很小就获得很鲜花掌声夸奖,以后追求的大多是那些浮夸、浅表的东西。

前几十年孩子的梦想是科学家,教师,宇航员,现在的孩子的梦想是成为演员、歌星、老板;从小就踏实读经、老实做事、安心扎根的孩子,眼神清明安宁 ,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而追求外在的孩子,它们眼神飘忽不定,很小就对物质世界充满向往,村里老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就像小树苗一样,发芽扎根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是长不成大树的,而这这也跟家长的启蒙教育密切相关,可是很多家长对于事理自己也不明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