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教学反思
《索桥的故事》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是作家巴金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牺牲自己,造福百姓的人的敬意。这是一篇散文,也许学生看起来有点儿乱,文章以安澜桥为起点写桥上的所见所感所思。
那么,如何让学生读课文?读课文是我这一段时间的困惑。之前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一些教学书籍,于永正老师特别重视朗读,重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自己去感悟。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非常重要,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对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也会在课堂教学中压缩课文教学的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到底是应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大朗读的分量,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去感悟,还是要压缩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段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索桥的故事》文章不短,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读?反反复复地读这篇文章,我发现文章第三自然段是由所见所感到所思的衔接过渡。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认真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中的“手和心”,然后认真读五六自然段,注意第五自然段的后边的文字以及第六自然段“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就不那么困难了。
这课下来我感觉自己对于朗读不那么困惑了。
读课文读什么地方,要精心选择,要有所取舍。有得文章,也许可以精读优美的语段,来训练赏析能力,如《春》;有的文章,也许可以精读学习体现写法、表情达意的语段,如《山中杂记》情景交融、由景而情的文字;有的文章,也许可以注意读衔接过渡转折变化的关键语段,如《索桥的故事》……总之,要根据文章、学生、学习目标来取舍。
如何点示读的内容,要依据学生情况来说。对于语文程度较好,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己找到重点内容朗读、研读理解。这些学生是可以自己抓住文章灵魂的。对于语文程度不太好,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点示应该读的内容,提示他们应该关注的语言文字内容(这需要老师研读文本找到这样的语段),然后让他们去朗读感悟,一定要达到读中有悟。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学生只有经历这个有所悟的过程才能慢慢锻炼阅读理解能力,这也是新课标重视过程的原因,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仅点示朗读内容需要依据学生而定,其实我们每次学习目标的达成,都要考虑自己学生的情况,依据他们来设计安排学习活动。这也就是备课时的备学生吧。其实我们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结果也是不同的。比如要了解借物寓意文章的特点,我们可以讲解这些特点,然后举出相应的文章例子来印证;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自己发现它们的特点。这不同的学习活动,相信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依据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无论六年级还是九年级,学生的朗读还是应该注重的。只是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老师的做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六年级和七年级,还是要给足朗读的分量,注重学生自己的朗读,在朗读中的感悟,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锻炼,学生才可以形成自己的朗读、阅读理解能力,六七年级的这种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现在的积累,就没有将来的提高。所以,不必纠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花费多少时间,对于六七年级孩子的朗读,是必须要花时间,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的,关注学生在朗读中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到八九年级,有了前期的积累、锻炼,学生的朗读、阅读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时我们就要改变方法,提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