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完《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思考了几个问题:
1.zain一家到底遭遇了什么苦难?
2.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3.何以为家?
一、zain一家到底遭遇了什么苦难?
叙利亚政治不稳,战乱不断,加上恐怖袭击,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难民逃难,位于叙利亚西南脚的黎巴嫩,自然成了难民第一时间投奔的地点,很多蛇头通过地中海黑船的方式偷渡难民,所以就这样zain一家,作为叙利亚难民的一份子,寄居在黎巴嫩平民窟,见不得天日,倔强的苟活着。
很多人很不明白为什么zain的爸妈那么不负责任,是因为以我们现有的幸福根本没办法理解难民的困境,这种困境超越了个人,甚至民族:试想一下,你没有身份证,没有国籍,不能有稳定的工作,甚至一份低贱的工作也不敢雇佣一个黑户难民,每天还需要躲避警察的追捕遣送。所以你会看到zain的父母只能通过制造处方药的偏毒品饮料获取收入,也就能看到开始的时候zain去药店骗处方药的情节了。
没有收入,得不到尊重,东躲西藏,寄居在黑心房东之下,每月必须按时缴纳房租,这就是整个家庭的现状,看不到希望。小孩生下来就是奴隶,是父母谋生的帮手,甚至是生存的工具,zain的妹妹被卖给黑心房东,zain很痛苦,离家出走了。
我在想,zain的父母肯定也是痛苦的,虽然也不能因此赦免他们贩卖女儿的罪过,正如法庭上,zain控告自己的父母因为生了自己,zain的妈妈哭着说自己的女儿去世也是亲生骨肉,“我们遭遇到的对待是你们没有的”,这是实话,讲出了整个故事的无助。
有一个问题是,这么苦难的家庭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小孩呢,光考虑生不考虑养吗,我在想可能有如下的原因:
原因1:正如旧社会时期的中国一样,人们潜意识里有一种封建思想:生儿防老,越是穷,越是要多生儿子,然而生儿子的几率并不如所愿,zain一家除了他之外,好像更多的是妹妹。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通病,越是穷越是生得多,也可能符合大自然的一项生存规律:越是生存恶劣,越是要多生育,从而提高后后代成活的几率,质量不行,就上量,总有一个能给自己传宗接代,血脉不至于断送在自个儿手里。(当然目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社会学研究,或许以后会有从而证实这个猜想)。
原因2:贫穷限制了想象;有研究证明贫穷的人更多的追求短期的快感,而对于长期的需要延后的满足却缺乏耐心,性是短期幸福最直接的方式,无节制的性生活,加上匮乏的避孕知识,导致了频繁生育。
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你会发现贫困的非洲也是这样子,越是贫穷的地方,一家子一窝小孩,当zain回答法官问为什么控告父母时说:“因为他们生了我。”的时候,你会感觉道理很对,但是明显很无力,因为这是社会学通病,无解。
后来zain的不到12岁的妹妹被父母卖给黑心房东,最后难产死去,这种悲惨的命运就跟瘟疫一样,笼罩在zain的一家。
二、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故事有两个对比,一个是zain的不负责任的父母,一个是拉希尔这么坚强的母亲,他们同样遭遇不幸,同样是生活苟且,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事哲学,难道导演是想借此赞美拉希尔的强大吗?我们的确见识到了拉希尔的母爱和善良,善良并不分贫富,反而是最底层的善意更暖人心,我想导演确实是想表达一部分感情的。
最后拉希尔和zain的一家都没能逃出“瘟疫”的围猎,拉希尔的儿子被卖,落入毒窝。命运就是这样黑暗,看不到任何希望,以至于拉希尔在监狱中看到zain的时候,彻底崩溃了。我在想导演并不只是讲一个悲伤的故事,相反,我们看到了反抗,来自于一个12岁的小男孩,反抗父母把女儿卖给房东,离家出走,厄运中依然保持应有的善意,最后为了给自己死去的妹妹报仇,拿刀杀了房东入狱,虽然还是无法改变什么,zain12岁的世界里想不明白为什么,最后的答案幼稚的认为一切的根源只是爸妈生了我,无力的控告。我想这正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面对人类苦难,有人苟且的活着,然而总有人会起来反抗,哪怕力量薄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正是这样才越显得可贵。
导演是善意的,最后电影结束得挺理想,zain获得了移民护照,拉希尔也见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一切还是有希望的,正如《肖生克救赎》中的台词“hope is good thing”.
三、何以为家?
历史却没有这么理想主义,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太多真实的苦难比电影强太多,个人的命运在名族,甚至整个人类命运面前脆弱得不值一提,世界大战,中国100多年屈辱的近代史,都是人类痛苦的命运经历,电影是历史的缩影,试图表达深刻的人类命运话题,何以为家?
我找了很多答案,唯独这一个答案深得我心:先有国,再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