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因沟通不当而使工作陷入僵局,是否会因理解偏差而和家人闷闷不乐?
交流沟通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交流”也是麻烦产生的温室,见过有人因为一句话老死不相往来,也见过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最后因交流太少而各奔东西。
所以今天想来聊聊“沟通”,这个我们平时都在做却很少关注过的事。
百度百科这么解释: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显而易见沟通需要两方参与:诉说者和倾听者,缺一不可。
于是我们知道完美的沟通最终应达到思想和感情的一致,但现实中往往会在沟通中出现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场面,往往这种沟通最终都会不欢而散,那该如何控制这种无效沟通的出现呢?
我们需从两方面入手:
做一个优雅的倾听者
我们学习演讲、学习朗诵、学习唱歌,但很少人会去学习倾听。然而,良好的沟通却离不开高质量的倾听,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倾听者应是每个人必备的才能。
首先,来看看我们在倾听他人说话时发生了什么?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神奇的区域,它思考的速度远大于讲话的速度,这就导致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时常走神,刚开始也许只有几分之一秒,此时大脑仍在处理信号,当我们“神游”归来发现并未错过任何重要东西,于是大脑再一次自动走神,并且神游时间也逐步加长。
而与此同时,诉说者为了讲清来龙去脉往往会将重要的结论放在最后,这就导致说者发出的信息越来越重要,而听着接受的信息却越来越少。
分析走神原因无非是:听的时候不知道用多余的脑力做些什么。
其次,再来看看倾听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
1,最不该做的事——“过早质疑”。
a,当展示一个复杂说理过程,说者不可能一下子把有用的信息都讲完,而此时贸然打断对方陈述会提高说者的表达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己获取对方完整理念的难度。
b,过早质疑会让自己产生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而觉得对方论证不堪一击的幻觉。
c,过早质疑更容易让听者不由自主进入说者的对立面,从而拒绝接受说者观点。
2,多余的脑力应该处理“回顾”和“预期”。
a,“回顾”简单说就是,想想说者刚刚都讲了什么?
回顾时人们总因高估记忆力,而导致有效倾听效率下降。而有效倾听的关键在于理解隐含信息,往往这些隐含信息不会直接听到,需要动用脑力去“想”。相信我,在重要的场合带上录音笔或简单的纸笔,会收获更多的内容。
b,所谓“预期”其实就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
采铜老师在《精进》中提到,做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首先要学会提问。倾听时试着提问能提升听者的注意力,更多把握和理解说者的内容,最终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做一个高明的诉说者
长辈总说“人这一辈子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打死也不能说”。这个建议意思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他人能听的话。
首先,说与自己匹配的话。
每句话都是有归属的,倘若让一个不懂编程的人讲编程的重要性,让不懂写作的人讲写作的意义,怕是没几个人会仔细聆听。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正如写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却无人阅读一样。这时恰恰说明,你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
其次,沟通最好建立在“理性讨论基本原则”上。
所谓“理性讨论基本原则”是指:
a,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而不是为了斗争。
b,不做人身攻击。
c,保持主题。
d,辩论时要用证据。
e,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f,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g,尽量理解对方。
如果在讨论时有任何一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原则”,那么最好立刻停止讨论,因为讨论继续下去很大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为争而争的“争辩赛”。
如何改进日常沟通
1,作为倾听者当我们听对方说完后,为了避免自以为是的理解,应该多套用如下句式,对沟通做出反馈。
“你的意思是......是吗”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
2,作为倾听者,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例如,在认为言之有理的地方点点头,做做笔记等等。
3,作为说者,最好先抛出自己的观点,以防听者因走神错过重点信息。
4,作为说者,沟通时将焦点放在“事实”而非看法上,看法是对事实的“理解”,不同人会有各不相同的理解,导致“理解”本身并不一定可靠,而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
最后,希望占据你我太多时间的无效沟通统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