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沉寂了许久,或许是因为我变得不怎么爱看书了吧,不看书就会少很多思考,也就没啥可以写的。
很多时候,我总是听到身边的人发表一些批判性的言论,动辄种族、民族、社会制度、国家人民之类云云。
我认真的听着,但是内心表示不屑。
以前我也喜欢动辄批判,所有我认为不对的地方我都会用批判,那时候我被一些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动不动就喜欢批判制度,那个时候我开枪的方向大多是制度和学校以及国民的本性,现在想来实在是幼稚的不行。
真正的批判,是在你深思熟虑后作出的的,而不是所谓的想到啥就是啥的口嗨,如果连最基本的一分为二的视野都没有,那又如何批判呐?连一点简单的辩证法的思维都没有,只看一面,那另一面呢?凡是讲求个两面性,最起码要把视野从一面放到另一面,简言之,就是把视野的格局宽阔些,总不至于坐井观天,做那只井底蛙,看到井口一片天,以为世界只如此。
现在,轻易不敢尝试写这一类的文字了,怕别人笑话,确实,过去觉得小有成就,其实不过是小人得志加不自量力罢了。
一分为二这个思维真的很好,我在那个“三年困难时期”接触了一些关于一分为二的应试皮毛,从此就以为便如此了,再后来,觉悟了,甚觉丢人。“三年困难时期,”我比较喜欢历史、语文、政治、地理等这几科目,历史能够让人明理,语文是现在所做的基础……而这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皮毛罢了。那时我的同学们都不太愿意和我交流这一类思维性批判的事,动不动就会被带偏。后来,也就是现在,我反而很少说这一类的话语了,偶尔酒后乱言,那无伤大雅。
从盲目口嗨到理性沉默,这何尝不是一种变化,也没想到,短短的的一两年,想法便是改变的如此巨大,现在想想,当初确实是年少了点。
时间流逝的飞快,蓦然回首:那年秋天,那时候秋风搅着金色的落叶在路面上汹涌而过,流动的空气又冷又稠密,好像清澈的冷水一样。却不知灯火阑珊深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