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腊月时。
某日下班回到家里,看见妈妈腌制了一大坛腊肉,厨房还挂着十几串香肠。再过了几日竟又看到了她在制作腐乳,将一块一块霉豆腐,裹上鲜红的辣椒粉,装入坛中,一旁的我看的是垂涎欲滴。可惜,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吃上一口。不过,腊肉倒是很快就能尝鲜了。这是我至今依然最爱的菜品,喷香的腊肉配上山里特有的冬笋,冬日里围在炉子旁边,我一顿可吃上三碗米饭。
中国人最讲究吃食,不仅要味道好,还要看相佳,因此,便有了色香味俱全。若要美食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需要这个作者是一位吃学家,还得是一位美学家。私以为,汪曾祺先生就非常符合这一人设。
汪曾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是沈从文先生的得意门生,因其在文学上讲究唯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尤其是他的散文,平淡质朴,却又不失美感,虽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却又自有章法。
汪曾祺先生是个会吃的人,因此,他写过很多关于吃的文章,这本《五味》就是汪曾祺谈吃的散文的合集,里面既有家乡的美食,又有各地的美食,既像谈吃,又像谈人生。
一、别有风味的野蔬
咸菜文化
茨菰,又叫剪刀草,一般生长在水田里面,取其根茎作为蔬菜食用。咸菜,大抵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入冬之时,将青菜或者白菜砍后洗净,晾干。放入腌菜的缸中,一层一层地撒上粗制的盐巴,最后盖上盖子,进行腌制。一般四到五天就可以吃了,一直能吃到第二年的春天。
炒青菜
说到炒青菜,全国各地均食之,这里所说的炒青菜有何不同呢?袁枚在他的烹饪著作《随园食单》里这样写道:炒青菜须用荤油,炒荤菜当用素油。汪曾祺先生崇尚的的炒青菜,就是用刚刚采摘的新鲜青菜,用荤油爆炒,不搁水或者很少放水,最大限度保持青菜的色泽和味道。
马齿苋
马齿苋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因此我国南北各地都能看到这种植物,可以用来入药,或者烹食。不过很多人吃不惯它的味道,但是在古代,马齿苋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蔬菜。
二、菌类族谱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菌类的生长,那里生长着全国三分之二的菌种。在《五味》一书中,汪曾祺先生这样说道: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
常见的牛肝菌
牛肝菌,正如其名,面如牛肝,肉厚柄壮,事宜炒食。不过,在《五味》一书中,汪曾祺先生特意强调,炒牛肝菌一定要多方蒜片,那种很薄的蒜片,不然吃了会头晕。而蒜片正好可以中和这种不适感。
名贵的鸡枞菌
鸡枞菌被称为野生食用菌之王,一般生长在田野间的白蚁窝上,菌盖很小,但是菌柄很粗,我们吃的就主要是菌柄。鸡枞菌味道鲜美,正似肥母鸡的味道,却又独有菌子的香气,因此得以称为菌中之王。
其貌不扬的干巴菌
干巴菌,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种,一般生长于七八月雨水充足的季节。黑乎乎的,汪曾祺先生形容它像一个被踩了的马蜂窝。由于生长在山野间的松树见,故而干巴菌还包裹着很多的松毛等杂草,择起来很麻烦。
干巴菌与五花肉同炒,再加上青辣椒,味美异常,虽是菌子,却带有陈年的火腿味道。
三、好吃的鱼
塘鳢鱼
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土不鱼,有的叫虎头鲨。生长于浅滩或者河溪的底层,塘鳢鱼一般可以用来清炒、椒盐,或者熬汤,都非常美味。不过,塘鳢鱼并不是一开始就位列珍馐,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道上不了台面的菜。有袁枚的《随园食单》为证:杭州以土步鱼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鳜鱼
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中这样写道:鱼里头,最好吃的,我以为是鳜鱼。
新鲜的鳜鱼可以用来干煸、糖醋,或者烧汤,其味鲜嫩、细腻。另外,鳜鱼还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吃法,叫做臭鳜鱼。臭鳜鱼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相传,过去贵池人用鱼篓挑着鳜鱼到徽州去贩卖,由于路途遥远,等到了徽州的时候,鱼已经发臭。徽州人将其烹食之后,发现味道极美,于是就有了臭鳜鱼这道名菜。
臭鳜鱼的制作过程中,必取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保持温度为25度左右。以期最大限度保持鳜鱼原汁原味。腌渍七天之后,用猪肉煸炒,红烧至汤汁收缩,美味异常。
四、蒙古一绝——手把肉
蒙古有一绝——手把肉。羊肉是现杀活羊,直接掐断羊的主动脉,然后开膛剥皮,这个现场,几乎很少溅出血迹,这也是蒙古人的绝活儿。
将羊肉切成大块,放在滚开的开水里面煮熟,配上酱油,韭菜花等作料,沾着吃,味鲜无比。
五、昆明菜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待过很多年,因此,对于昆明菜,他是有独特感情的。
昆明菜虽不属八大菜系,但风味却也卓尔不群,注重保留菜的本味,因此昆明尚蒸菜。用小笼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摞在一口大蒸锅上,蒸的菜酥烂,连骨头能能够嚼碎。最为著名的要数汽锅鸡了。
汽锅鸡以云南建水县特质的一种陶蒸锅为最佳,专门用来蒸食物,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制造这种汽锅。汽锅鸡的主食材是产于武定的肥鸡,因为这种鸡肉质肥而不腻,香气扑鼻。在蒸的过程中将汽锅缝隙堵上,让蒸汽凝结成美味的汤汁,最大限度保留鸡的原汁原味。既是一道美味佳肴,又是滋补尚品。
世间诸味均可尝试,不必偏于某一类。比如,广东人遍尝野味,蛇与龙虱都吃过;云南傣族人爱吃苦肠,就是牛的肠道未消化完的粪水,用其沾着肉吃。这些人间五味,尽管杂陈,却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