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强的老师,一接触就能感觉出来

摘自祖庆说:

真正拉开人们之间差距的,不是资历,而是那种“靠谱”的气场。

你肯定有过这种经历:

同样是沟通学生问题,有的人三言两语,就让你如沐春风;

有的人绕了半天,让你越听越焦虑,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能力这东西,是藏不住的。

尤其在学校,工作能力强的老师,一接触就能感觉出来。

仔细观察,我发现:他们身上,往往藏着这4种特质:

1. 情绪稳定,遇事不慌张

一个人最高级的能力,是兜得住事。

你发现没?

很多老师一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学生打架、家长气势汹汹找上门、公开课搞砸了。

第一反应是慌乱、抱怨,甚至情绪上头。

要么急着辩解,要么到处诉苦。

但能力强的老师,就像一枚“定海神针”。

你会发现他们永远是平静的,不慌不忙的。

这不是麻木,也不是城府深,而是一种强大的“掌控感”。

他们会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因为他们知道,情绪上头时,做的所有决定,大概率都是错的。

很认同校长之前说的一句话:

“能管好学生的前提,是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绪上的“不内耗”,让他们能把全部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

可见,稳定,才是一个老师最强的气场。

2.表达清晰,逻辑能力强

这是“能力强”最外显的特质,因为和他们交流,非常地“省事”。

你身边有没有“废话大王”?

开会抓不住重点,交代工作说不清楚“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你听了半天,还得反过去问:“所以,您是想让我……?”

沟通的效率,决定了工作的效率。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能力强的人,一定是“结构化表达”的高手。

他们说话,总是带着“第一、第二、第三”。

我刚工作时,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她不说一句空话、废话,开口就是:

“这节课有三个亮点:一是导入,用了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可以做到……二是环节上,学生活动占了60%,活动也是层层递进;三是收尾,总结得很到位。”

“如果说建议,就一个:中间环节,某个知识点的处理,可以……”

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干货满满,没有一句废话。

所以,你发现了么?

表达的清晰,源于思维的清晰。

你的脑子里有逻辑,嘴上才能有条理。

所谓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一个人怎么说的,大概率就代表他怎么想的。

这种能力,无论是用于教学、汇报还是家校沟通,都是降维打击。

3.目标坚定,做事能聚焦

高手做事,永远是“目标导向”,而不是“任务导向”。

你是不是也经常“瞎忙”?

今天要做表,明天要搞活动,后天要应付检查……

忙得团团转,感觉自己特别辛苦,特别“勤奋”。

到学期末一盘点,发现教学成绩、学生成长这些核心指标,却没啥提升。

这就是被“任务”推着走。

然而,能力强的老师,内心永远有“主线目标”。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所有动作,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是提升班级平均分?还是带好某个徒弟?还是攻克一个教学难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会“反向授权”和“拒绝”。

对于那些对核心目标帮助不大的“噪音任务”,他们会用最快的时间应付掉,甚至巧妙地推掉。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真正厉害的教师,都会把最好的力气,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快速迭代,学习能力强

所谓的能力强,本质上是“成长率”高。

你有没有见过,一套教案用十年的老师?

他们不是能力不强,而是停止了“更新”。

他们害怕变化,拒绝新事物,总觉得“我带了这么多年,难道没你懂?”

久而久之,把经验当成了“舒适区”的围墙。

我身边真正厉害的老师,即使教学经验已经足够老道,但仍然在不断学习,复盘能力和迭代能力极强。

他们上一节课,会立刻反思:

“哪里讲得不好?”“学生为什么没听懂?”“下次如何改进?”

他们不怕犯错,甚至会主动“求拍砖”。

他们会主动去听课、看书、学习新的教学工具,哪怕是一个新出的APP,没用过的PPT技能……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里提到:

“真正决定你高度的,不是你的天赋,而是你的‘成长型思维’。”

那些工作能力强的老师,他们不把问题当“挫折”,而是当“素材”。

这种强大的“迭代力”,能让他们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他们的价值,不在于经验,而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所以,他们是越干越值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