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忆,最忆故乡年。时隔半个多世纪,依然记忆犹新。
故乡的年是从腊月开始的,当地里的农活结束之后,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便为年忙碌起来。大人四处赶集,购买年货便也到了高潮。
那时候,母亲便要捡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扫房子、漫屋子,之后,母亲便把一家人的衣服和拆洗的被褥拿到有水的地方去洗。
过年,母亲主内,父亲主外。家里过年所需的东西,都是靠父亲腊月赶集买回。除了招待客人的肉菜之外,还要买上核桃、枣、鞭炮等东西。鞭炮是年三十为了迎春要放的。核桃、枣子则是为了初一村子里的孩子来拜年时发的。以及亲戚来拜年时摆在桌子上招待客人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祭灶,母亲总要烙十五个糖饦饦,摆在盘里,祭过了灶王爷之后,一家人才能享用。腊月二十七、八,母亲便又忙着洗萝卜、洗肉、发面,准备蒸包子。一家人忙上一整天,蒸好三、四锅包子,准备过年吃和走亲戚。
腊月三十中午,家家挂神轴子,这事情只能是男人去做,女人是不能的。父亲把上一年过罢年收藏在柜子里的神轴子拿出来,一脸的庄严与肃穆,很郑重地挂在墙上,然后在神轴前的供桌上摆上几样食品作为贡品,然后点燃一炉香,那香烟在小屋子里缭绕,一切便充满了神秘感。所谓神轴子,并不是敬什么神仙,而是写着已亡祖先的名字,让子孙代代铭记。下午,父亲便忙着贴对联。
腊月三十下午,父亲先去祖坟烧纸钱,让亡人与活人同时过年。那时根本没有电视,三十晚上父母忙着包饺子,小孩子便拿着父亲给买的鞭炮在院子里燃放,到处都可以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家人吃罢饺子,便是守夜。十二点之前是不能睡觉的,父母说,早睡的人,来年会变螆螬的,所以我们都不敢睡。到了十二点,父亲便放鞭炮迎接灶王爷和祖先回家过年。
正月初一,要早早起来放鞭炮迎接财神,我们穿着母亲缝制的新衣新鞋,放罢鞭炮迎过财神,便是吃饺子。初一这天讲究水火不出门,一天都不能扫地、不能干活。于是吃过饺子,我们小伙伴便结伙去挨家拜年。给家家的长辈磕头,磕罢头,长辈便给我们每人几颗核桃枣。拜完年,我们的小口袋里便装满了拜年得来的核桃枣,独自享受。初一拜罢年,然后便去看张村的社火,西村的秧歌。
过了初一,初二就开始走亲戚。那时走亲戚也给红包,不过那红包只有一块钱纸币,经济好点的亲戚便是五块钱,最多给十块压岁钱。走完亲戚,我们的包里便有了几块钱,作为自己的零花钱。
走罢亲戚,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小年了。又是吃饺子,放鞭炮,晚上,打一只灯笼把家里旮旯拐角照一遍,喻意在新的一年一切光明,红红火火,之后,去祖坟烧纸,坟前点一支蜡烛,送先祖回“家”。过了正月十五后,一切又重新开始,好久好久,那年的气氛,年的快乐还在我们的脑际萦绕,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