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期望到投入
因为期望带给我们的是恐惧和担忧。我们每次的情绪反应,其根本的恐惧,通常都是我们对期望落空的担心。因为过度的压力会导致我们放弃真我。
如何放下期待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呢?
1、我们要清晰的知道——期望的对象只有自己。
作者认为我们只能对一个人抱有清晰的期望,那就是我们自己,一旦我们在家里建立起清楚的和贯彻始终的规矩,孩子自然也就能遵循而不会承受过度的压力。
要想放下期待需要结合真实的自己制定清晰合理的目标。
2、用真诚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做真实的自己,让孩子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人生。
3、放下“非黑即白”的执念
4、投入带来自由。
二、从无心反应到用心陪伴
无心反应的根源在于没有活在当下,总是担心过去,期待未来。
如何做到用心陪伴呢?
1、活在当下是我们与孩子建立连接的唯一途径。
2、走进孩子的当下,觉察就是力量。
3、做真实的自己,相信生活的富足。
我如何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陪伴者?
与孩子同频成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成长上,并把它视为成功的唯一标准。
三、从混乱到平静
你会发现忙乱的背后是关系的不和谐,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自己与生活的关系。
如何从混乱走向平静呢?
安静下来,相信自己可以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多倾听、过观察、你会发现作为家长的力量。对孩子多一些耐心,用放松的态度面对孩子。
给自己留白,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