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
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常见的教养方式
(一)权威型教养方式
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了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种教养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民主性的教养方式,家长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行为是充分肯定的,所谓的权威不等同于自己说什么都有效。权威首先是体现在民主上,要正确的观念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懂得犯错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孩子有一个最基本的明白是非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教育中最基本的基础素养之一,这种对与错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观念之上的。要引导孩子坚持向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专断型教养方式
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种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在以前尤为凸显,绝对负责不容挑战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专制体现。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这种教养方式有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自信、胆小、害怕不利于自己的个人成长。这种孩子长期处在于被家长指责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主性。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参与的太多,对于各种活动都要参与其中。我们都知道过多的保护就会使人失去自我保护,我们的孩子最终还是要学会自我成长,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左右。所以父母的教育一定以孩子未来发展为核心目标。合理的去制定教养孩子的方式。
(三)放纵型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种现象个人觉得在南方地区显得比较突出,这边普遍存在的是家里的孩子多。所以家长在教养上就没有付出那么多的精力。而且这种教养方式也不能就说是不好的,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或教育传统这样的孩子也不会有偏离的太远。所以这和家庭本身的家风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这种教育下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特别是在进入中学阶段后。孩子的叛逆期成长因素如果父母一直都是口头上要求而行动上不作为,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孩子自己,因此这种教养方式通常都是父母自身缺乏教育的正确引导。
(四)忽视型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种教养方式。这是一种危险的教养形式,这种教养放式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存在。在一些家长看来我只需要让孩子吃好,安全长大就行。其它的就听天由命了。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班级中就有很多,每一届都会发生。家长还主动劝诫老师,让老师不用太过于担心,只要孩子能把中学念完就可以了。其它的也不做太多的要求,就这种现象我也分析过,两种原因,一是家长的意识不够,家长本身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而且是偏地域性的。这些地区总的上是重视生产业的,所以对于其它的就看得不是那么的重。第二点就是父母给孩子的要求不明确,没有具体的教育期望。没有要求孩子要达到哪一种阶段,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惹是生非。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放弃了自己。最终走向社会的最底层。所以这种教育还是只能说明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没有把心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所以对于教育来看通常是父母的教育程度决定着孩子的教养的方式。当然也有特例,这里只是阐述的“通常”的大部分。
二、我的教养方式
还有一种是属于中间的教养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养方式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适当的改变,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家长本身观念的变化,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且应在这时更多地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长大些的时候,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所以在教育还在自动时候我们要懂得应时而变。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能力的孩子。在孩子幼儿时期可以适当的放纵。以训练他们敢于探索新事物的精神。
我两个孩子在性格上就有明显的区别。老大和我们生活的时间长,所以在性格上则要外向很多。在老大两岁多的时候看见什么动物都要抱起来玩玩儿,但是老二明显就不一样,她和奶奶生活过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在胆量上有很大的区别。现在3岁多了还是害怕小动物,就连声音偏大都会被吓着。这就是奶奶的专断性教养后的结果。孩子没有自信,害怕、胆小。现在回到我这里后要好很多。对于困难我们教他方法,鼓励他们去做。有时候还可以放纵式的教养一次,这样才能让她对生活减少畏惧感。这种放纵型只适合幼儿时期,等有了辨别能力后我们就需要改变策略,用权威性的教养方式去对待。因为对于孩子而言规矩立的越早越好,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习惯。
三、人生的关键期“儿童期”
我一直认为儿童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儿童期是接受和认识事物的高峰期。儿童期做好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所以我一直和其他老师谈到儿童教育是最关键的教育,启蒙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于启蒙教育并不是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我们将来所面临的工作也会有一个,多学没有害处,但是违背自然认知规律就适得其反了。儿童重在认知,重在体验。并不需要有多优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都希望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是有阶段性的,没有一顿吃胖的孩子,简单的例子。一位妈妈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突然有一天妈妈对孩子说你做的很好。我为你准备了奖品,孩子满心期待的等着礼物。可是礼物确实一套习题册。那么请思考这样的做法真的合理吗,这样只会让孩子唯一坚持的那份恒心收到打击。
我的童年几乎是玩过来的,用我爸的话来说就是家里的土皇帝。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但是有一定可以肯定,我没有畏惧过多少东西。自然在心态这一块还是很好的。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见过那些所谓的学神吧,他们的生活就是所谓的两点一线。如果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又何来的多姿多彩。所以儿童时期是享受和认知的时期,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童年遭遇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甚至我们还要避免遭受我们所遭受的不合理现象。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成人”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自我辨识能力的乐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