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我在医院。
2017年1月1日,我在公司值班。
2017年1月2日,我在医院。
元旦小长假,大家在秀吃秀喝秀恩爱时,我只有一个信念:我得健康的活着!
12月27日晚,咪蒙更新文章《我怕死。因为我死了,我妈会疯》,内容是她生病需要做手术的经历。她说:“不把身体当回事,身体就会给我们一个教训。”
没想到,28号我就收到了这个教训。
生老病死是最常见不过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无关痛痒,发生在自己身上却是怅然若失又百感交集。
我习惯早上一到公司先喝一杯水,那天接完水准备坐下,右脚脚踝突然像抽筋一样痛,顿时感觉右腿失去力气,幸好我手及时扶着桌子才不至于摔倒。
我坐下检查脚踝,发现右踝内侧肿起,轻轻摁一下皮肤有豌豆大小的肿块。
我立即打开电脑百度,输入症状,所有结果都偏向腱鞘囊肿。可能需要手术。
我顿时手足无措,头冒虚汗,眼泪打转。
我还没做过手术,如果手术失败怎么办,如果我瘸了怎么办,我工作还没过试用期……
把所有结果想一遍后,提起勇气咨询临床医学专业的高中同学。
通过我的描述,他的基本判断也是腱鞘囊肿,建议我去医院拍片子。
同学说,这是可治之症,即使手术也是小手术,你还年轻,没什么大问题。
这样的安慰更让我紧张不安。我忘记那天自己是怎么完成工作任务的,下班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在确诊之前不能告诉爸妈。
距离会拉长思恋,也会放大痛苦。
隔两天,31号,我一个人去医院,想把所有的不幸留在2016年。
到成都骨科医院,医生告诉我去省医院……犹如五雷轰顶,难道我的脚有严重到需要换医院检查?
到省医院上午十一点,排了半个小时队挂号,会诊时间下午3点后。
挂完号我就去医生诊室外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患者,原来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在经历病痛。
会诊完拍X光和彩超,患者太多,彩超只能预约到1月2日上午。
1月2日上午彩超结束,X光确定了骨头没事,但彩超报告和医生的诊断结果依旧是:腱鞘囊肿。
先观察两周,如果消肿就一切安好,如果肿块变大,那就得继续治疗。
我提着装着X光片子和彩超报告的袋子,拿着医生开的药,慢慢地向地铁站移动……
这段时间,我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泡脚,按摩肿块,敷药,让脚尽量少活动。
虽然肿块还没有消失,但幸好疼痛的感觉在减弱。
是不是几年前刚学着穿高跟鞋的时候扭伤了还没好?
是不是我以前夜跑的时候姿势不正确让踝关节长期受损?
我不由的想起了因心脏病去世的爷爷,因尿毒症服药近二十年的小姑姑。
当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时,很多人的态度是能忍则忍。而到后来,当它成为一种顽疾或者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与之对抗时,已经追悔莫及。
我还有很多路没走,我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我怎么可以瘸呢!
一年和另一年相遇的日子我在医院,一个人经历了最无助、矛盾、孤独的两天。
用我的亲身经历写下这些文字只是想和咪蒙一样告诉大家:一!定!一!定!要!重!视!健!康!
早睡早起不只是口号,感到身体出现异常就去检查,别侥幸觉得疾病和自己遥不可及……好好爱自己,健康是你做一切事情的保障!
所以,2017年我的新年愿望是:我们都能健健康康的好好活着!
青回音:信仰文字的少女,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