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风 和你
第七章 大四下学期
7.05 时隔“四年”再见面(四)
“林渏,你毕业怎么打算的?会不会留在木城?这几天在木城,真的觉得是个好地方,木大的技术力量很强,我们很佩服。”依然是俞矅信的声音将林渏从沉思中拉回了他的面前。
“毕业嘛,我基本是回风城去,家里不舍得我留在外面,再说留在木城也很难。”
“那也好,回家有照应,你的身体这么弱,需要家里人一起照顾。那你们的专业就业都去什么样的单位?”
“医院药剂科、药厂、药检所、医学院,就这些吧。”林渏想起来四年前她拿到药学系的通知书时无比沮丧,根本不知道学药是干吗的,还是俞矅信给她科普,想到药学专业和医院药房关联。四年后,这个问题绕回来了。林渏又想到四年了,自己都不知道俞矅信的专业是干嘛的,也问了他相同的问题,以及毕业的打算。
俞矅信解释说:“我们的专业学的电子、计算机,还有通信、软件、控制等,估计你觉得很枯燥。其实吧,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枯燥,所以我报考了经济类的研究生。”他的话又震惊到了林渏,没有想到时隔四年,他还在追求自己的财经梦。
“你考大学的时候想学财经,对吧?可现在财经不是你的专业,你考研,这不是很难么?”林渏歪着头打量俞矅信,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你知道当年我报考了木城财大,但没有录取,这一次考研,我又报了木城财大,但是,考得不太好,你说的对,我没有专业基础,太难考了。”
“你真了不起。”林渏由衷地说。之前听他说考研,林渏心里就悄悄佩服,但一晚上信息量太大,没有顾上提这件事。去年秋天考研报名时,林渏也是动了心的,还专门跑去研究生招办了解报考程序。但是男朋友各种泼冷水,林渏自己又不坚定,最终连报名都没有报。现在听说俞矅信不仅报考,还跨了专业,追寻自己未实现的梦,更加觉得钦佩不已。这不愧是自己曾经喜欢的那个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他,那个心怀梦想并为之奔跑的少年。林渏汗颜了,相比起来,自己的大学四年好像一无所获,没有追求,没有规划,只是被繁重的学业推着踯躅前行。
“哪有,我没有那么强,成绩出来可能根本不行,到时候你别笑话我。”俞矅信一脸谦虚,那个样子又像个小孩,可爱,纯真。林渏好像又回到了五年前,高二时候她转过身来笑话俞曜信连无色透明指甲油都不知道。
“成绩什么时候出来。”问了他这个问题,林渏更加汗颜,自己没有报名,没有考研,连考研程序都不知道。
“现在还没有出分数,等我们回到学校,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告诉你。”俞矅信说;“到时候我怎么联系你?能不能接电话?我们的毕业设计组有机会对外拨免费电话,你有没有号码?”
林渏想了想,实验大楼的办公室有电话,打过来说一声找她,接电话的老师一般都很热心,会在楼道里喊她。毕竟平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没有人给学生打电话,最近因为工作的事情,爸爸偶尔会给她来电话,她就让打到这里。她把办公室的号码报给俞矅信,俞矅信说等一下我来记下来。他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到林渏身后的床铺上,顺手拿起一本八九成新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翻开扉页就要往上面抄电话号码。
林渏试图阻拦他:“这么好的辞典,不要写在上面吧?”
俞矅信一脸正色地说:“记在这个上面不会丢,除非我把这本辞典也丢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写下了林渏实验室的地址和电话号码,郑重地合上,捧在手里好一会才放下,给林渏解释说这次来木城幸好带了它,虽然有点沉,但陪着他一路,给他解闷。
“我也有一本,不过我嫌重,没有带到木城来,留在风城的家里,每个寒暑假都翻很多遍,早已经翻得封皮都松了。” 林渏微微笑着说。
“真的?你也喜欢唐诗宋词?我这本也是节衣缩食才买的。”俞矅信格外兴奋,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我们还有这个相同的爱好!林渏,早些联系到你就好了,我们可以更多地互相了解,交流诗词。”
林渏又何尝不为此欣喜。高中时代不过交流过一个学期,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联系,怎么可能有机会互相了解这些兴趣爱好方面的细节。但是现在,了解了又怎么样?前一秒喜,后一秒悲,林渏在两种微情绪中反复切换,好像时钟的钟摆,左右来回拉扯。
“你知道么?方青现在也在木城师大读书,要不要抽空去见见老同学?”林渏岔开话题。
“方青,欧,对,是我们四班的,不过毕业后一直没有见。但是我不一定有空了。”俞曜信好像认真地说。
“那你看情况吧!四班在木城就只有我和方青了。要不我把方青地址给你,要是有空就去看看她。”林渏说着报出方青的学校和寝室号。她以为俞曜信要继续写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上,谁知俞曜信犹豫了一下才从桌上拿起笔,又在桌上找到了半张纸片记了方青的地址。他没有解释自己双标行为的依据,林渏也没有敢问。但是林渏想起来一个以前一直想问而没有问的问题。
“你为什么一直要坚持学经济?我记得你以前数学特别好,不是理科更适合你?”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给你解释。我就是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还不够好,虽然不像父辈那样忍饥挨饿,但相比经济发达的那些国家,咱们还差很多,我们上学生活费要省着花吧,我们家里住的房子都不大,家里也没有汽车,也没有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都是因为我们经济还没有发展好。”俞曜信说起这些,又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林渏的眼前又出现了四年前高三的课堂上他被老师点名发言的画面。经过了四年,他还是那个他,那个曾经喜欢的他。不,比四年前更让她痴迷的那个俞曜信还要让她爱慕。
“林渏,你会不会觉得很俗,我张口闭口都是经济?”俞曜信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林渏的反应。
“不会,不会。”林渏摆摆手,由衷地说。如果换个人一直向着她吹经济的风,或许真的嫌俗,但是俞曜信不一样,她确信他有他的理由。
“我就是想学经济,金融,好好研究研究怎么能让我们经济发展起来,大家都过得富裕些。咱们风城长大的这些同学可能还感觉不到,我大学有些农村或山里的同学,他们的家真的很穷,上大学的生活费都是想尽办法凑的,你知道我来木城的火车上过道上,有个星城乡下的大叔,说是发大水,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就随便上了一列火车,找个地方去讨生活,我看不过去,给他十块钱,结果他竟然给我下跪了,让我真是羞愧死了,何德何能让一个父亲辈年龄的人给我下跪,就为了十块钱……”
俞曜信说着话又动容了,他眨着眼睛,好像在努力控制情绪,然后又缓缓地说:“以前小时候不懂事,现在发现还有不少人很穷的,我就想有什么办法挣到钱,或者研究研究找到发展经济的办法,让大家都变得富裕。我有点异想天开是吧?”俞曜信笑了一下,有点自嘲的意味。林渏也跟着笑了,没有半点嘲笑的意思,她是心悦诚服地笑了:“我不觉得这是俗,今天我才发现学经济这么有意义,让社会发展,让人远离贫困,这是善举,你的追求了不起。”
“真的么?你真的这么想?”俞曜信又是眼睛一亮:“你们医药专业也了不起,让人远离疾病。”两人相视,又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