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你顺其自然了吗?

今早看到孩子的每周主题团课,赶紧打开来看。

其中总结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取得巨大成功。

我的心莫名震了一下。

我们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我想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判断,既不超越,也不滞后。

我国的百年斗争史和发展史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

站在现在这个当口上,叫我回想一百年前这一年会怎样,我断然想不出来。

印象里百年前的中国,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穷困潦倒,艰难求生,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中。

估计那个时候的革命者怕也难以想象今时今日的繁华景象吧。

足见理论科学性的重要性。

我不知怎么想到了鲁迅先生。

微信读书上的《朝花夕拾》有篇文章,题目是《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读完之后,我不由感慨,李雪、武志红等老师极力提倡的教育观、家庭观,几乎与先生的看法一模一样。

所不同的是,先生早在将近百年前就提出了这一看法,并在生活中实践了它。

先生的教育观,概括起来也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我心里是有些疑惑的,虽然我有些质疑的是我敬爱的先生。

你自己说的这么有道理,你做到了吗?你做到的结果好吗?

于是上网搜索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的资料,其中一篇讲述了他的生平。

他居然是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在专业领域很有建树,而且平生酷爱摄影。

他的摄影贯穿一生,留下来两万多张作品。

因他为人低调,也因他怕给父亲丢脸,不曾拿出来面世。

但现代摄影方面的研究者认为他的摄影作品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不懂摄影,但我也觉得展出的作品是对当时社会人生的重要反映。

周海婴先生活了80多岁,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个高龄人士了。

我又搜了周海婴自己写的关于父亲的回忆。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现代父母向他讨要父亲对他的教育,问到是否有种种才艺学习,比如:绘画、音乐、器乐等。

周海婴先生说,没有,父亲对他的教育就是顺其自然。

他小时候有自己的玩具角,里边的玩具,除了实心木质的拆不坏,其余基本都是拆坏的玩具残骸。

后来他拆过家里的缝纫机,拆了装好,装好再拆,拆了再装好。

他的感觉里,家里很平和,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所以读了他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历史、地理、教育、生物等等。

我觉得获得了极大满足。

鲁迅先生是在48岁上有了海婴,7年后离世。

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看,往往年纪越大,越不容易顺从小辈的意见。

而鲁迅先生做到了。

他所说的顺其自然,不是孩子顺从大人,而是大人顺从孩子。

周海婴先生在文章中说,父亲很多时候是顺着他的意思来。

大家带入到先生的生活时代。

鲁迅先生是接受传统教育的人,同时吸收了西方先进思想。

他所提倡的教育观,爱是自上而下的,而非自下而上的。

自上而下,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听孩子的话。

自下而上是孩子顺从父母,听父母的话。

我为什么要去搜海婴先生的生平呢,因为我在理智上觉得应该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尊重孩子,听孩子的话。

但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

人生是一场不可逆转的旅途,我眼下也只有这一个孩子。

即使他年再生孩子,也还是一样的心思,唯恐因自己的鲁莽而耽误孩子。

所以看到海婴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我心里对于听孩子的话多了些认同。

我为什么老在纠缠这个主题:家庭教育?实在是因为身边的家长给我太多不舒服的感觉。

我家里父母终生吵架,只为追求彼此听对方的话。

结果怎样呢?

我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看到谁听谁的话。

但就我而言,他们在我的前半生里很感受到了听话的美妙。

我的楼下邻居L,昨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憋着满眼的泪,告诉我,她爸给她打视频,说她妈在她家难受地想死。

我当时呆住了。

她妈就是前好多天文中说的阿姨,且叫她A吧。

L说我不在家的时候,A想去我家就去我家睡了,听的我心里一抖一抖的。

我说,A昨天晚上去我家,我正和孩子锻炼身体,练甩手。

A拿钥匙开了门,我们一起锻炼后,说,以后咱俩一起锻炼吧。

我当时回复说,你自己锻炼自己的也行呀。

A的话让我有种被粘住的感觉。

那是我父母给我的感觉。

这也是我一直大声疾呼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自我内核,终生都是一个婴儿思维者。

人们常说的,都是成年人了,要会自我负责。

不存在的。

为什么?

我们只需要想想自己家里能不能安住着所有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孩子,就可以窥见一斑。

为什么会有很多男人想要坐在车里抽烟15分钟也不想立马进家门。

是家里地方小吗?

非也。

空间距离足够大,但心理空间足够小。

要听妻子埋怨自己的话,要听父母抱怨的话,要听孩子一整天的心情,大家都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慰藉。

我现在面对A就是这样的感觉。

A常说她的外孙的话:

小孩儿,你不听我的话,往后我都不亲你了。

小童童真乖,可听话了。

你咋这不奈烦人,大人说个话,你是很搁那说啥,sizhuai(方言,我也说不清具体意思)着,不叫大人说话。

你咋不给你闺女做饭?

她的语音里尾音上翘着,听的时候,总会觉得似乎在指责你,哦,不,实际也是在指责你。

指责的目的就是你的听我的。

这就是婴儿思维的典型表现。

婴儿思维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婴儿超级自恋,认为世界都能如TA所愿。

TA一哭,就会有甘甜的乳汁送上来;TA一哭,就会有人清理TA的屎尿,让TA舒服;TA一哭,就会有人来抱起TA,陪TA玩。

核心思想是:世界如TA所愿。

这是0——6个月婴儿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家们说,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获得满足,就会在余生拼命追求这种感觉。

我父母是这样,L是这样,A也是这样,我以前也是这样。

所有的矛盾起源,只不过是你没有如我所愿。

还好有人跳出来了,还好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可以顺其自然。

这个话题,我还有很多的话想说,姑且留待以后吧。

但我一直想说的就是,育儿,请按照真正的科学的方法来。

我认为的真正的科学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听孩子的话,尊重孩子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