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97条(黄直录2)
(原文较长,此处略。)
《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王阳明说,先儒朱熹解大学之格物为探究天下万物,天下万物如何能探索穷尽,而且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如何格草木之理?即使格得草木之理,如何转而使自己诚意?
王阳明认为,“格”乃“正”之义,“物”乃“事”之义。《大学》所谓“身”,乃指耳、目、口、鼻、四肢。所谓修身,即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
视听言动如何能在耳、目、口、鼻、四肢上下功夫?只能在心上下功夫。眼睛虽然能看,但真正看的是心;耳朵虽然能听,但真正听的是心;嘴巴虽然能说,但真正说的是心;四肢虽然能动,但真正动的是心。所以修身的根本在于,体悟心的本体,使心的本体总是廓然大公,没有一点不正的地方。只要主宰身的心体一正,那么发窍于目,则目当然不会有非礼之视,发窍于耳、口、四肢,则耳自无非礼之听,口自无非礼之言,四肢自无非礼之动,这就是《大学》所说的“修身在正其心”。
王阳明说,至善就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没有一丝不善,如今要正心,如何在心上下功夫?必须在心意的发动处上着力。实际上,心意发动不能做到无恶,所以必须在这一点上着力,这就是诚意的功夫。如果心念一发动是追去善,那就切实在行动上切实去行善;如果心念一发动是讨厌恶,那就在行动上去切实的去除恶。如果心意发动的时候已经是真诚的,那么心的本体怎么会不正呢?所以《大学》谓“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的功夫落在诚意上,才会有着落。
诚意的根本,又在于致知。朱熹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这就是我们的良知所在。如果懂得什么是善,却不按照这个良知去行动;如果懂得什么是不善,却不按照这个良知不去作恶,那便是良知被遮蔽了,这叫不能致知。王阳明所谓的“致知”,致,类似于运用的意思,致知就是把良知落到行动上。
良知如果不能周遍万物,那么虽然知好善,却不能将好善落到实处;虽然知恶恶,却不能将恶恶落到实处,那么怎么可能意诚?所以,致知者,意诚之本也。
但是,致知不能是悬空的,致知必须在具体的事情上去格。如果心意在为善,那就在眼前的事上去为善;如果心意在去恶上,那就在眼前的事情上不作恶。去恶固然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就是不作恶,其实也是格不正以归于正。如此,则我们的良知没有一点被私欲遮蔽的地方,心的本体是完全纯粹明净的,那么心意所发,好善无恶,没有不真诚的。
所以诚意功夫的真正着力点在格物,而且像这样格物,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阐述很多,黄直拜在王阳明门下的时候,王阳明已届晚年,所以这篇论述可以看作是王阳明对格物致知学说的一次系统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