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莉儿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从百度上下载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把历史翻到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全国各级爱国卫生委员会的指导下,打了一场人人动手讲卫生、除四害的人民戰争。
当时的四害是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后期因大自然中除掉了麻雀,直接影响了生态平衡,爆发大面积的虫災,粮食大幅度减产。由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异议,毛主席亲自过问,才给麻雀平了反,摘掉它的四害帽子,把麻雀改换成了臭虫。现在臭虫滅迹了,又改成了蟑螂。
记得那时除四害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有诗为证:东风吹来战鼓擂,全民上阵除四害,除却四害保健康,男女老少乐开怀。
再细 看图中的两位妇女手中拿的两把苍蝇拍,一看那就是买的。清楚记得我们徽师附小的的手工劳动课上,老师就指导我们做过苍蝇拍。课前准备是一根五十厘米长的薄薄的小竹棍,一块厚马粪纸纸板,一段细铅丝或细绳子。一把锥子或一根铁钉加上一把剪刀。
在老师指导下,我们用剪刀把马粪纸剪成一个长约十五厘米,宽约十厘米的长方形。把细竹棍子从中劈开,裂口约八至十厘米长。把马粪纸画上中线,从裂口处居中插入,並夹紧,用细铅丝或绳子把细竹棍与马粪纸牢牢固定紧。完工后在马粪纸上用锥子扎上几排小眼,以保证空气能顺暢流过。一个很漂亮实用的自制苍蝇拍就做成了。
老师还教我们做了一根用来夹打死的苍蝇或蛆蛹的竹镊子,因为苍蝇蛆蛹都要计数上交的,每人都有任务的。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多者可上光荣榜,立为除四害标兵。
那时我们小学生都喜欢上手工劳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我们喜欢的玩具和生活用具。什么缝沙包、做毽子、糊风筝、制弹弓,既动手又动脑,从小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爱劳动的好习惯,手工劳动让我们受益终身。
每逢放学后,我们徽师的小伙伴们拿着自制的苍蝇拍,带着竹镊子,火柴盒或小瓶子,兴高采烈地入厕所、钻茅坑,夹蛆虫、挖蝇蛹、打苍蝇。不怕脏和累,不怕尿屎熏。为了找到大量的蛆虫和蝇蛹,我们连徽州师范的大厕所后面的大粪池里我们都敢钻,现在想想都呕心。但那里面苍蝇多,蛆蛹多,特别是那红头大苍蝇和绿头大苍蝇,就象日本鬼子的小飞机,只要打下几只,我们都高兴的欢呼雀跃,如获至宝。每次出征,火柴盒和小瓶子均装得满满的。小孩子眼疾手快,这方面不亚于大人。
最有趣的是,每当战斗结束,我们一群孩子蹲在地上,一只只数着苍蝇、蛆蛹,把苍蝇和蛆蛹整齐地排成一队队,一行行,比比谁的多,谁拿第一名。虽无论功行赏,但足见好胜心之强!还有打麻雀,灭老鼠,我们更是兴趣十足,个个均为除害高手。
上学时,把战利品上交到学校的除四害领导小组,登记在除四害功劳簿上。战功显赫者均可上光荣榜,受到学校和班级的口头表扬。我们几个小伙伴可都是榜上有名的有功之臣。尽管沒有奖状獎品,没有掌声鲜花,但我们都十分开心,因为我们为响应党的号召,为除四害运动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知足了!
几十年过去了,除四害滅蝇趣事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