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复盘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一些新的技能学习上犯的错误即:盲目模仿。使得复制过来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负面反应,这让自己内心很纠结一度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还是不够努力,才会学了这么久一直没有丝毫进展。
在最近整理失败案例过程中,才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盲目的去复制他人的学习方法,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与迭代,这样的方式其实风险是很大的。毕竟每一个人的基础是不同的,在学习一项技能过程中的目的也有所不同,虽然有一些博主在知识频道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也许并非全部又或者发展的阶段不同。如果盲目的套用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焦灼,怀疑自我。
尊重现实,承认差距,这是自己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的改变方式;这让自己联想到最近关于自己每天运动习惯上的收获。最早开始运动时大脑中想到的就是跑步,去健身房等方式。但是由于自己居住于闹市区,周边几公里以内都没有公园或者适合晨跑的线路,如果一味的坚持跑步要不乘车去几公里外的公园,要不就要顶着吸灰和在车辆中穿梭的危险达成;最后我选择了在家跳绳,一方面它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只需要有几平米空间即可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又或者是晴天雨天都可以;另一方面跳绳的成本极低,这里的成本不是费用,而是开始的成本很低,只需要有个跳绳,一双平底鞋即可,如果去健身房就需要你带好运动装备做登记等等流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手续更为复杂。在跳绳的过程中,起初对自己的没有按照那些运动达人的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第一周坚持为主,哪怕一天只跳50个或者10分钟都可以;第二周开始在时间上有约束,第三周在频率上有要求,第四周时间,数量双重巩固,第五周基本上就已经内化成为习惯,开始在技巧上做提升。就这样从自身出发,不断的调整,优化,目标就是坚持100天不间断;而第二个100天新的计划又会提高目标的难度,如此反复。虽然在行动中也运用到了网上教授的学习方法,但是并没有盲目的去执行,而是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做出分时段的调整和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往往开始的时候定下的标准过来,让自己无法坚持一项行动,最后演变成为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其实只需要慢一点,多一点耐心,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即可,无需成为他人,成为你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