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直译:
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谦说没有什么学问,我也一定要说他已有学问了。”
解读:
这章的四句话分别阐释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个方面的伦理和修行。孔子之学,一向是先德行,然后才说学问。这章是对前一章的进一步阐释,说明了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做学问,而是为人、做事。
生活中有好多人可能学历不高,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学习,一个人就算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如果他平时进行自我修炼,也是学了东西的。
我想起了我们的祖父母辈,虽然以前没有现在的条件,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但他们善于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从小,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许多人生道理,直到现在还很受用。就算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但我们从来不会觉得他们没有学问,很多老人是非常开明和智慧的,值得儿孙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