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61,尽心章14-38-3》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今天是戊戌年庚申月壬午日,七月初八,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
上一节,讲到文王之所以成为商汤之后道统的传人,有赖于伊尹、莱朱那批见知者所起的中介作用。最终,文王由闻知者一跃而成为原型,成为开创者。这种变化和关系的转化,神奇之至,奇妙之至,信服之至。
由道统之原型到见知。
由见知到闻知。
由闻知而变化为原型。
由此可见,"变化气质"的"变化",不仅仅是一种类似物质的化学反应现象,更是类的越迁现象,儒家讲的"由学入圣"就是这样一种越迁现象,简单地说,超迁现象就出类拔萃。亚里士多德曾说:普通人与苏格拉底的区别,远远大于动物与人的区别。我相信,这位哲人的话,既非咒骂,亦非无理,可为佐证,值得深思。
这一节,孟子继续说,从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些人,便是亲眼看见而知道的;像孔子,便是听到而知道的。
孔子生,而文王之道统得到传承,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也不是直接得统于文王,而是通过太公望、散宜生那些人。他们都是文王的内外朝官,左右辅弼重臣,他们亲眼见过周文王心怀日日不断的光明明德,始终朝着至善方向发展的努力,《诗经·大雅》记载:穆穆文王,於缉𤋮敬止。《知乎》上,胡恩宇如此解释:<meta charset="utf-8"><div><div>朱子说,“ 於”是叹词,“缉”是继续,“熙”是光明。这里的“缉”可以理解成不间断的意思,这里的“熙”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上面所说的“明德”。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感叹文王能够不间断地保持着自己的“明德”,以诚敬之心,朝着“至善”不断努力。朱子解释的“无不敬”指的是文王的诚敬之心从不间断,而“安所止”就是安于“朝着至善努力”这样一种状态,不会有改变方向、掉头等这样的想法。</div><br /><br />作者:胡恩宇<b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926879/answer/146962790<br />来源:知乎<b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div>深以为然,附此为注。
文王作为道统传人,太公望、散宜生等人作为见证人,亲身体验文王之德、斯道之盛,共同谱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树立了民族精神的丰碑,成为后来人的灯塔,成为后世者的巨肩。
师父教我,我们的先人如此努力,不是为了让后人盲目崇拜他,成为他的孝子贤孙,成为亦步亦趋的应声虫。不是!肩膀的最大期望,不是有人膜拜它,而是后继有人!肩膀最大的期待是:希望有志者走上来,踏上它,以它为基石,向上发展,继续前行!过去我不喜欢政治,连带着政治学也厌恶不读,不知不觉间走向一心只当一个自了汉的道路,见此情景,师父以"经世致用"四字诲我刺我,使我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不仅重拾政治学,而且立志于事功。今日读到文王之德,遥想晩清曾公文正一生的盛大事功,再思当年恩师来电教诲之情,喟叹油然!
正因为姜太公、散宜生那些见知者信仰并行动起来,使得孔子能够在五百多年后继承道统,方法是"于贤者识其大,于不贤者识其小","无常师之有",一句话,不是亦步亦趋的鹦鹉学舌,而是精神血脉的内在相通。
孟子于此再次强调见知者开创于前的作用与功绩,盛待后来者志存高远的精神气象与之呼应共鸣,开创新局,再立新峰。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成批出现,这与"见知者"是群体现象一致。杨伯峻先生每每将见知者译为"那些人",并非直译,深意在此。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