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一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非自愿竞争”。
首先,它的适用人群是高等学校学生,但是我们这些人都知道,其实内卷已经侵蚀了更小年龄段的孩子了。譬如,高中生中此类情况俯拾即是:有些高中生对同学说自己一点儿也没有学习,其实在其他人背后悄悄努力。最后取得一个好成绩,就可以自夸自己的天赋异禀。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常常令我怀疑,难道在人群面前光明正大地学习是可耻的吗?在高中时期,每每体育课老师不在时,就有一部分同学自觉拿出资料学习,这时总会有一些同学阴阳怪气——“呦,xxx又在学习了哦。”总有一部分同学不想努力,又不愿被超过,所以通过嘲讽他人的方式让其他人觉得学习是可耻的,从而减少其他同学的学习时间。
内卷与努力怎么区分?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一个例子我认为及其生动。见以下图片:
通过这张图片,我想大家能或多或少了解一点内卷了吧,比如说本来你每天只需学习八个小时就可以考上一本,但有些同学为了确保自己可以考上,又偷偷学习了两个小时,这样你为了考上一本,也不得不再学习两个小时,以追赶上他人的脚步。
可以看到,社会的总资源就是那么多,而内卷无法扩大社会的资源,只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
而我们本可以用来享受生活的时间就不得不用来参与内卷了。
好,回到刚刚的问题,内卷与努力究竟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内卷是不理性竞争,而努力是理性的自我升华。
前段时间一件事情引人热论,衡水校长将儿子送去西藏参加高考,因不满条件被取消资格!要知道,衡水校长的儿子是在河北上学的,河北高考的难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而之所以这么难,衡水引发的内卷绝对难辞其咎,而西藏高考的难度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真可笑啊,内卷的创造者却让自己儿子逃离内卷。
总之,内卷不是一种良性现象,但具体怎么抵抗,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也是内卷的参与者。近几日,我还在军训,就有同学在自学数学分析了,其实我觉得想学的话,可以,但是没有必要在军训现场学吧,一心二用,很难吧,倒不如在宿舍学习。身边的人也开始买四级材料了,我也开始背四级单词了……在内卷的泥沙裹挟下,我这一粒沙子除了随波逐流,还有什么去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