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遍,刚看完觉得自己完全没看懂,去网上搜解说,说什么的都有。最后看到余华的采访,大致意思是将,电影是给我提供一个故事,至于结果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
影片中一共死了四个人,幺四婆婆、王宏、小男孩以及许亮。我的理解是凶手确实是疯子,朱一龙饰演的主人公马哲之前在幺四婆婆的屋里发现的鞭子的痕迹,这表现出幺四婆婆是个受虐狂。而疯子也是经常性的施暴,最后将幺四婆婆杀了。
下面是王宏的死,目前我看到的他与钱玲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恋,一种是婚外恋。他与钱玲的恋情是偷偷的,而且影片中王宏提到不让警察去他家里,说不方便。那么他与钱玲的恋情很有可能是婚外恋,所以他才不方便。至于王宏死亡,他留下的那封“遗书”我认为是他写给玲的分手信,信上说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他食言了,那么就是他本意是不想死的,但是被疯子杀了。
许亮的死亡是没有争议的,是因为异装癖的暴露,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再加上有想要报复马哲的情绪,所以跳楼死在马哲面前。
小男孩也是一样被疯子杀了,影片中提到很多小孩儿对疯子扔石头欺负他,那么小男孩也可能是其中一员,而且小男孩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马哲。
这部电影就是人人都去分析案件,慢慢都被案件吸进去,分析马哲就成为了马哲。我们在解读,又何尝不是过度理解。
还是浅显的说说我的理解吧,马哲多多少少有些精神问题,他不能分清现实与幻想,他幻想自己立过三等功,结果从老同事的口中知道自己没有立过三等功。他认为自己杀了疯子结果没有,他自己后来也注意到疯子这个案子对自己影响很大,所以他想过放弃远离这个案子。他知道自己有些精神疾病,再加上孩子本来就有百分之十的可能精神有问题,他知道可能性会更高所以坚决不同意把孩子留下。
最后的结局,我偏向于马哲最后牺牲了。因为之前每次死人都下雨,下雨就暗示了死人。马哲最后去河边应该是真的想要自杀,他快被这个案子折磨疯了,他也知道自己精神出问题了,但是他遇到了疯子,而且疯子把他的衣服披在身上,然后马哲拿着石头拍向他的脸,没有疯子的脸,他的脸朝下,穿着马哲的衣服,之前没有下雨,这时候下雨了。倒下的是谁呢,怎么不可能是马哲呢。
与其说影片中的人是被疯子杀的,不如说是被世俗所不容,借疯子的手啥的,受虐狂、婚外恋、异装癖、孤独性格不同的小男孩。我们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已经陷入余华老师设置的全员疯子的结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