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国家没有尊严则人民没有尊严,一国威严不可轻犯,凡有挑衅者,都应重拳出击,这是一个拥有血性与气节的民族,所应具备的秉性,须知“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古往今来无数人用生命,书写着对国家尊严的维护,所以当弹丸小国大宛,冒犯大汉天威之时,汉武帝立刻进行了雷霆反击。
常有人批判武帝两次远伐大宛不过是好大喜功,除“获骏马三十匹”,并“斩宛王毋鼓之首”外毫无意义,这无疑是在轻视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也低估了伐宛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武帝伐宛实属不得不为之。
一、杀汉使惹战祸
汉武帝执政的半个多世纪里,发动过无数次战争,曾北上马踏匈奴,西越葱岭灭康居诸国,向东兼并朝鲜,还远赴南疆平定百越。从此令四海威服,汉朝疆域绵延扩张,让强汉之势镌刻于四夷心中,可谓是千古少有之明君。
可这位君王也因此,在史书上留下了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评价,无论是时人还是后人,都对其所发动的战争褒贬不一。两征大宛之举,更被一些人认定是为求“好宛马”,但是宛人“匿不肯与汉使”怒而出兵的荒唐行径。
诚然,汉武帝因幼时少有殊荣,初登帝位又备受窦太后等掣肘,一度大权旁落,内心不满情绪与对权力的渴望,铸就了他在雄才大略之下,每遇困境常用强权镇压的矛盾性格,导致了其对于诸如匈奴等蛮夷的霸主思想,从而开启了多年对外战争。
不过凡事必出有因,即使强势如汉武帝,要想肆意发动一场军事战争,也并非容易事。汉高祖曾豪言“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治民”重任也由士大夫群体一同分担,在这样的吏治思想之下,作为君王,他也难以率性妄为,更何况武帝还有极具政治野心。
所以,将武帝伐宛简单定为“求马”之说,过于轻率,事实上,汉宛之战,需要从交战的主体之上,去寻找原因。
汉王朝的西域政策,最终目的都在于削弱匈奴,攻打大宛也是符合武帝后期“断匈奴右臂”这一战略思想的。不过这并非主因,要知道在与西域诸国交往初期,中原王朝多采用“厚币赂”、“结昆弟”的拉拢与怀柔政策,从而避免四面受敌,专心对抗匈奴。
在此友好氛围下,前往西域的汉使络绎不绝,使团规模中“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武帝也曾派人“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汉宛之间处于相对平等的贸易往来之中,不过因后来“宛国饶汉物”,认为“汉去我远”且人马饥疲损伤过半,大军难至而“无奈我何”,变得越发猖狂。
然使者出于四方,自当不辱君命,弹丸之国如此无礼,汉使怒而斥责并“樵金马而去”,宛人因笃定汉军无法亲至,更有恃无恐地“攻杀汉使,取其财物”。如此行径自然令汉武帝暴跳如雷,须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遑论这种和平往来之下,狂妄截杀汉使,岂非公开羞辱汉廷,将君王脸面踩于脚底?
汉武帝何许人也,怎能忍受此等大辱,曾经“攻劫汉使王恢等”的楼兰、姑师都被汉军虏王破国,以此“为使者威重”,大宛又怎能例外?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见汉廷不强势反击,自然不会把中原王朝放在眼中,何况在汉廷看来“宛兵弱”,只要派三千左右汉兵以“强弩射之,可尽虏矣”,所以伐宛的确势在必行。
只是,令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在他眼中不过挥手可灭的西域小国,竟然会令汉军折戟,更耗资不菲且给他的名声,又添几笔灰暗之色。
二、两次远伐大宛
元朔三年,在西域徘徊数十载的张骞,终于返回大汉,大宛这个西域国度,也第一次被汉廷所知。地理位置上“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宛人耕田且“有蒲陶酒”,尤其“多善马”,下有“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士兵尤擅骑马射箭。
张骞第一次西域之行,是为了联络西域各国共击匈奴,从而揭开了这些神秘国度的面纱,汉朝统治阶层对这些颇有奇物的国度也感起了兴趣。在漠北之战后,为彻底解决匈奴之患,张骞再度出使西域展开积极外交,这一次,西域多国使节一同入汉朝见。
这样的局面,也令武帝内心“诚得而以义属之”,从而“广地万里”令西域诸国臣服,威德遍布四海的愿望更加强烈,双方之间也就此开启了频繁往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面对风俗各异的西域诸国,千里迢迢而来的汉使与其更是格格不入,且西域诸国更惧怕近在眼前的匈奴,因而常有威胁汉使生命安全的事情发生。双方间关系敏感且摩擦加剧,而大宛更是以截杀汉使的行径,直接引爆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太初元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并“发属国六千骑”,另外又派“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一同伐宛。却不料出师不利,西域沿途小国人人自危,“各坚城守,不肯给食”,导致军队久攻不下,饥疲日盛,最终损兵折将半数之多,李广利无奈请求退兵却被武帝怒斥退者必斩,只得退守敦煌。
可以说,第一次伐宛之举,是完全失败的。不仅各小国誓死抵抗,更在沿途人马损失惨重,根本没能实现速灭宛人的目的。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另一边赵破奴与匈奴交战失败而被俘,汉王朝陷入困境,国内也民怨四起。
朝中诸臣纷纷建议暂停对宛作战,先集中兵力对付匈奴,可是此时汉廷在西域诸国中的威望已岌岌可危,部分国家又开始背离汉朝,转而协助匈奴。整个边疆形势极为危急,眼看在西域多年的经营要毁于一旦,武帝只能咬牙坚持再度增派士兵出征。
第二次伐宛声势浩大,汉朝经一年准备,不仅“赦囚徙材官”,还发“恶少年及边骑”近六万人出击,这还不包括自愿前往攻宛的从军者,士兵们出征时携带牛、马、驴、骡等数以万计,粮草弓弩等也配备充足,大有不灭宛誓不罢休的架势,使得“天下骚动”。
这一次没有令汉武帝失望,如此威势令沿途各国纷纷拜服,主动送马送食,以求汉军勿攻本国。抵抗者也被尽数屠杀,最终汉军顺利抵达大宛并首战告捷,宛国贵族及官员被吓破胆,主动割下宛王毋寡的头颅,提着前去和谈以保存大宛。
李广利同意了宛人的请求,双方订立盟约后,汉军将亲汉之人立为宛王,并取“善马数十匹”,又带走中等公马、母马三千余匹后撤兵归国,但这只是表面上汉廷所取得的微小胜果,实际上此战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三、西域诸国臣服
对于大汉而言,伐宛之战最终的胜利,诛杀了欺辱汉使的首恶,更打出了大汉的尊严。此战令宛人“举国降汉”,即使汉军并未兵据于此,但其赫赫威名依旧不散,一年后宛人内乱再度杀王自立,却不敢犯大汉天威分毫,甚至主动遣使送王子前往汉朝为质以表忠心。
而蠢蠢欲动的其他西域诸国,也因此被震服,纷纷遣使朝贡并令子弟为质,这让西域背离汉廷的倾向被扭转,也奠定了大汉王朝此后数十年间对西域的统治权。此后汉使往来西域再无人敢冒犯,丝绸之路也日渐繁盛,商人使者纷至沓来。
伐宛之战让匈奴的嚣张气焰也被打压,游牧霸权在西域各国的威慑日渐削弱,其势力也在汉朝与各部夹击下被不断瓦解,这对于汉朝解决匈奴问题,起到了极大助力。
但凡事有利有弊,诚然伐宛之战有其历史必然性,可也不能否认此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处于多方征战的汉王朝,不仅在对此西域小国的战争中损兵数万,更是消耗了国库无数财物,让国内百姓苦不堪言,社会阶级矛盾也急速加剧,国家动荡不安。
凡人行事,自希望“其果必有利于我”,可是往往在实践之中,我们大多只能“两全相较取其重”。因为完美的事与完美的结果,终究是少数,想要有所收获,付出些代价在所难免,其中尤以战争为甚。
因为举凡战争,必有牺牲,甚至可能会危及国本,但有些战争却是不得不打,一旦退缩,则邻邦均以为汝国好欺。汉武帝伐宛之举,维护了王朝与汉使的尊严,威慑西域诸国不敢冒犯,换来了数十年间与西域的和平往来,也应验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至理名言,更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可见此战利却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