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王绪溢博士莅临坪山区东纵小学,并观摩指导了小学英语二年级(下)英语课《Unit 6 Animals I like - Period 1 In the savanna》。王博士从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和课堂课堂评价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本节课的互动形式相对单一。多数提问,都是我自行挑人,随机挑人和抢权功能使用较少。这就导致会的同学更积极地想要举手,不会的同学极力地“隐藏”自己。通过后台数据,也能明显看出本节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反馈器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随机挑人,让所有学生产生随时会被叫到的“危机感”,倒逼这部分同学更加投入课堂学习中。根据王博士的建议,在之后的课上,我会在小老师、难题解答等环节上优先使用抢权功能,在检测学习效果的环节,如pair work、 group work等环节,使用随机挑人的功能,让这种“不确定性”督促同学们学习和记忆。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课上Let's classify环节为例(图1),本环节旨在检测同学们是否能分清It's a/an和They're之间的差异。我课上的做法是3个抢权名额+5个随机挑选名额,并且全部起立,等待回答。这种操作的弊端显而易见:每个孩子都需要思考一下,提问效率较低,占用时间;一下站起来8位同学,课堂看起来会很乱;其他同学因为没有被提问到,开始松懈和走神。很明显,这是老师在牵着一部分同学走,没有关注到整体。
王博士建议我将该环节页面打印出来发给学生,给学生时间思考并在纸上做答,将一张全对的和1-3张有错误的worksheet拍照上传麻吉星,并使用“投票”。这样全班的掌握情况便可以一目了然,且结果对下一步的教学起到十分必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第三,学生评价标准不具体、无法衡量;且评价流于表面,没有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图2是我课上小组活动的评价标准。主要问题在于:①四条标准,满分却只有三分;②没有将标准拆分成最小单位,导致学生对于评价标准的概念十分模糊,只能根据印象和感觉给分;③评价标准不具体,导致学生没有准确的参考标准,如“声音洪亮。”且在评分出来后,只通根据平均分,给小组加了分,便结束了,没有发挥评价环节应有的价值。
根据王博士的建议,我将评价标准更新为图3的样子,并将评价表打印出来发个学生。流程上优化为:小组活动准备结束后,随机抽人(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安静仔细观看,老师同时录像,上传麻吉星→重播,同学们根据评价表在得分栏进行打分,并计算总分→马吉星评价功能进行打分→生成平均分与评价分布图→在柱状图中随机抽人,进行评价原因阐释,老师同时拍下该生的评价表,进行投屏→总结学生发言,给出该人(组)优化方向与建议,同时也能提醒其他同学,要带着标准进行学习、交流和输出。作为教师,你希望学生学习到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标注,要清晰、具体、可衡量地告诉孩子,并让学生们在课堂和实践中付诸行动。此外,评价标准不应是单一不变的,当某一条标准,全班大多数同学已经达到时,便可以逐步增加/替换评价要求,做到动态评价。王博士对于评价的闭环思维,让我记忆犹新,深刻改变了我对评价的看法。
第四,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整堂课环节安排得紧锣密鼓,我看着很忙,学生跟着我的思路马不停蹄,也很累。很明显的反例,就是在快要下课的时候,还有5道题目的quiz,每道题目只给使学生5-10秒时间看题,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只能随便选择一个选项,结果就是很简单的题目,正确率只有60%,这也侧面说明学生课上的学习效果没有预期理想。此外还有部分同学,选完之后,随意按弄反馈器,导致出现了选项之外的答案,这也跟我平时反馈器使用常规和习惯没有规范好有关系。基于以上情况,一方面是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节奏、环节和时间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要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内化,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输出。这都是我要在之后课堂上要注意的方面。
王博士的本次指导,于我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一课,让我从互动、评价、教学流程、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受益匪浅。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通过这宝贵的一课,我会在未来的课上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并让反馈器的使用,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让智慧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