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向着明亮那方》
作者:野野
如果每个优秀的诗人都是一个发光现象,那么我愿意把纪伯伦比作极地夜幕的极光,把泰戈尔比作繁花之上被朝阳照亮的露珠点点,而金子美玲呢?我想应该是,月光轻拥积雪的那一刻所折射的清灵光芒。
是的,我第一次接触金子美玲的诗,便是那首《积雪》:“上层的雪,很冷吧,冰冷的月亮照着它。下层的雪,很重吧,上百的人压着它。中间的雪,很孤单吧,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这是一种童稚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纯诗性的思维方式,当下便有一种直击人心的惊艳力量。及至后来,我阅读了她的童谣诗集《向着明亮那方》。
说到以灵性作诗,在我国诗人中我会想到徐志摩。徐志摩地位极高,彪炳史册。但是读他的自序以及陆小曼的回忆文章,会发现由于对诗歌没有理论和经验上的具体而系统的把握,徐志摩是有几分“心虚”的。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诗人。金子美玲的灵性呢?多年来我就像蝴蝶振翅于诗歌的花海,而她一世无双。
金子美玲的诗,意象取自于自然,这些意象因为她的想象而展开了翅膀,成了为星而唱的摇篮曲、随风漂泊的蒲公英(金子美玲诗集再版名为《星星和蒲公英》)……万物因她而有灵,像精灵走过的足迹。而在阅读她的诗作时,你会屏息凝神,生怕惊了繁星的好梦、扰了蒲公英的旅行。
大抵诗人都是侍奉诗神缪斯的祭司,等着她的意旨。而诗神并不是雨露均沾的,于是有了所谓“天才”。自李白而下,有谁可得李白真传?最高无非“神似”一两篇而已。天才是不能被学习、被模仿的,模仿的珠宝再逼真也是假珠宝,泛些媚俗的光泽。金子美玲就是这样的天才,她的诗,可品读欣赏,可口角噙香,只是不可复制。
再后来更深入地去了解,金子美玲短短的一生里竟然是饱经磨难的。她在三岁时,父亲逝世而母亲改嫁;成年后,婚姻更让她在身心上饱受折磨,丈夫甚至一度禁止她写诗;27岁离婚后,法律又将女儿判给了她的丈夫,绝望的金子美玲终于选择了自尽。
绝大多数凡俗的世人在经过现实的打磨成长后,渐渐遗失了童稚时所独有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而金子美玲是极少有的特例。于是很多读者不解,要有着怎样的心境,在经历如此多的不幸之后,还能写出这样轻灵温馨的诗篇?故去的诗人不能再回答读者的疑惑了。我想也许就在于,即使困厄如黑云压城,也要在心底留下一方追寻——那就是《向着光明那方》。
(金子美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