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子美玲的诗歌有感
小王子说:“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天使般的心,天真、纯粹、透明,对世间万物怀有真切的爱和悲悯。只是与童年渐行渐远的我们,常常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忘记了澄澈而高贵的初心。
但这世间,总会有一些伟大的灵魂,创作出不朽的著作,向人们传递着真善美的力量。金子美玲就是有着天使般心灵的人,她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童心童趣,赞美着世间万物的美好。
自元月一日起,我们读书会推出了“乡村教育家·诗歌唤醒黎明”晨诵课程。本月主持人是王倩老师和陈莲红老师,她们精心准备,推进了堪称完美的诗歌课程。赏读之后,感觉收获很多。那些跳跃的诗行打动了我,两位老师的解读又把我引向金子美玲的内心深处。
在此之前,我对金子美铃了解极少,仅仅读过她的几首诗。但随着课程的推进,越发喜欢上她的诗。作为诗歌课程组长,我要每周两次准时发布课程。在编辑课程的过程中反复阅读,对于金子美玲渐渐由陌生变为熟悉。我又借助网络平台阅读了她的更多诗歌,也对她短暂的一生有了更多了解。
一
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本名金子照。1903年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仙崎。她的家乡四面环海,是很繁荣的渔村,居民主要靠捕鱼为生。童年时光对于诗人来说是无限的宝库,那些伴随她成长的自然风景和独特民俗后来经常出现在她的童谣中。
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金子美玲的一生似乎正是验证了这句话。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玲如影随形。她三岁的时候,在中国营口经营书店的父亲去世,弟弟正佑(即上山雅辅)被过继给姨母。金子美玲十六岁时,姨母去世了,按照当时的习俗,美玲的母亲嫁给姨夫,搬去下关居住。美玲和奶奶、哥哥生活在一起生活。两年后,哥哥结婚,高中毕业的美玲不得已搬到下关,与母亲,继父和表弟正佑一起生活。
她在姨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不久开始尝试创作童诗。1918年,夏目漱石的弟子,作家铃木八重吉在童谣杂志《赤鸟》上倡导为孩子们创作“具有艺术价值的纯丽童话和童谣。”彼时,热爱文学的金子美玲,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四家杂志社。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四本杂志全部采用了她的作品。自此,作为童谣诗人的金子美玲诞生了。
金子美玲的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她将自己还原为儿童,怀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好奇,用孩子的心来观察、体验、感觉这个世界,她写的童诗像海风一样清新,诗中洋溢着绚丽的幻想,深受读者的喜爱。
作为诗人,金子美玲在童谣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但是她的感情上却遭遇了危机。由于继父极力隐藏正佑的身世,正佑不知道美玲是自己的亲姐姐,他对美玲的倾慕日益强烈。为了不给家人造成困扰,23岁那年,她同意嫁给了书店的店员宫本。两个人的结合本来就没有感情基础,婚后宫本拈花惹草,还禁止美玲做诗。所幸女儿房江的出生,让美玲有了精神寄托。她把自己所有的爱和期望,都倾注在不满三岁的女儿身上。
1930年初,痛苦的金子美玲提出了离婚,以为从此就可以解脱。然而,当时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归父亲。办完手续后,她接到宫本的信:“三月十日我过去接房江”。此时的她,身体已经每况愈下,连直起身子走路都很困难,前夫的通牒像是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三月九日,她一个人去照相馆拍了遗像之后,平静地看着女儿入睡,把写给母亲,正佑和宫本的信放在床边,服下了安眠药,结束了她年仅27岁的生命,此后她的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
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玲的一首诗,心灵被深深震撼,开始寻找她。十六年过去了,终于找到美玲的弟弟,获得三本手抄遗稿,共计诗作512首,其中发表过的仅90首。1984年,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在《童谣诗人之死》中说“美玲的作品,隔了半个世纪的冬眠,复活以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金子美玲也得到了很高的赞誉,当时的日本诗坛誉她为“巨星”,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她为“童谣诗的彗星。”
2005年,金子美玲的美丽诗篇被译成中文,在网上传开了,读到它的人无不感到邂逅了一座纯美无暇的宝藏。通过喜爱金子美玲的译者和编辑以及读者的推动,她的童谣有了中文译本,2009年出版了《向着明亮那方》,2012年又出版了精装本《金子美玲物语》。
二
金子美玲的诗,还有王倩和阿莲老师的精彩解读,以一种无可抗拒的魅力直抵心灵,一次次拨动心弦中最柔软的部分,带来感动、温暖、和力量,驱散了冬的严寒,给人以美好的期望。
读金子美玲的诗,你会感觉到振奋,得到前行的力量。我最喜欢的一首当属《向着明亮那方》,多年前就曾经摘抄过其中的句子。“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光闪烁的方向;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简单的诗句却蕴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它能涤荡内心的焦躁,带给人一种坚定前行的力量。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再读这首熟悉的诗,因为对诗人已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惋惜其不幸命运的同时,越发感受到诗歌的感人力量。“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金子美玲命运不幸,但她展现给世人的却始终是美好。她的心中始终有着明亮的那方,她默默地抗争,把心中的爱和悲悯化作诗行,给世人传递了坚持的力量。
读金子美玲的诗,心儿会变得温柔起来。在片刻的闲暇时间里,让心灵沉浸在她的文字里,从前的那些美好时光便一点点的回溯。
读《我和小鸟和铃铛》时,我很自然地想起一些旧时光。想起曾经的住校生活,简陋宿舍里因我们巧手而生辉。一个舍友学会了做风铃,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宿舍里点缀了各式各色的风铃,微风起时清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俨然有童话世界的感觉。也想到了成家后住在学校的老房子里,那时曾经亲手制作了一个粉色的大风铃,让素朴的蜗居里多了几分柔和的气息。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在风铃下面穿行,用小手轻轻摇动风铃,听那悦耳的声音,能够玩好长一段时间,而陪在旁边的我,安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溢满甜蜜的喜悦。可是走的最急的从来都是最美的时光,转眼就是多年,这一切终究都成了记忆。
读到《草的名字》这首诗时,心里也是欢喜的。这世间有太多的花草,有了它们的点缀,世界才变得如此的美好。因它们的存在,这世间才流传下来无数的妙文美篇。金子美铃无疑是懂花的,“别人不知道的草的名字,我知道好多好多。那都是我取的名字,给我喜欢的草取我喜欢的名字。”因为喜爱所以关注,因为关注所以怜惜,给喜欢的花草取自己喜欢的名字,她和花草之间便有了秘密,并且更加亲近起来。
生活在乡村的我,童年的时光里总是与草木有缘的。那些乡间平凡的草木,曾经给童年的我带来过许多的欢乐。蒲公英、野蔷薇、牵牛花、桂花、紫云英、荠菜……都曾经蓬勃绽放在我的记忆中,点染过一个季节的美好。
长大以后的我,曾经一度偏爱莲花。或许是因为出生在夏季,又或许是因为莲的高洁品质。直到后来跟着杨老师研修了“花信课程”,才明白这世界的花草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风骨,哪里有什么高下之分呢?于是我开始关注更多的花草,时间久了,竟不知自己究竟最喜欢哪一种花。
读金子美玲的诗,更多的时候会被她悲悯、仁慈的爱心所感动。她有一颗柔软的心灵,体察万物,心怀悲悯。读她的《积雪》一诗时,感觉就是这样的。
记得那个雪后的早晨,我踏着积雪步行去上班,在欣赏雪景时,这首小诗突然闪现在脑海中:“上面的雪,很冷吧,冰冷的月光照着它。下面的雪,很重吧,上百的人们压过它。中间的雪,很寂寞吧,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
长久以前,我读过太多写雪的诗文,记住过写雪的诸多名句,对于轻盈美丽的雪花,这大自然的精灵,我总是心怀赞美的。但不曾体会过雪的情感。可是这样的一个早晨,我的心却和金子美玲有了共鸣,似乎感受到上层雪的冷,下层雪的苦,以及中间雪的寂寞。心底里对雪有了一份悲悯和同情。雪如人生,人生若雪,都需要慢慢去品。
诸多琐碎事务缠身,加之经历了岁月的风霜,人们更趋于去理性地审视这个世界,缺少了一份童心童趣,缺少了对万物的悲悯之心。近一个月的耳濡目染,对金子美玲的诗歌越发地喜欢。空闲的时候,会会读读金子美玲的诗,藉此润泽自己日渐粗糙的心灵,并努力找回初心,温和而坚定地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并且我也在努力地跟孩子们分享金子美玲的诗歌,希望能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让他们心中有光,有爱,有悲悯,保持初心,努力成长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