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为:曾奇峰《隐秘的人格:人格怎样决定命运》
PART1移情:过去重现
移情就是一个人把他早年与父母的关系转移到与治疗师的关系中来。
精神分析,就是要切断跟过去的连接。比如,在学习外语时,好多非常聪明的人也总是学不好。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忠诚于过去。学不好外语,并不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问题,而是他们对背叛后可能面临的惩罚的恐惧。这是移情的作用。这是表示我们还生活在过去。
教科书对移情的精确定义是:过去在现在重现。移情即转移关系。当我们把移情理解成转移关系的时候,视角马上就变得非常开阔。如果我们跟当下的人打交道,只不过是照搬以前的关系模式而已,那么这就叫移情。
比如,把对方当成自己经历中的一个人,我们跟过去的那个人之间有一种情感,于是把当下的人当成过去经历过的那个人来感觉。这种照搬,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而是整个关系。当然,情感是整个关系的一部分。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移情就是来访者将自己童年对一个客体(尤指父母)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转移给了治疗师。
PART2反移情:逆转移允许被勾引,但坚决不配合。
一个好的治疗师或者精神分析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己:有专业的储备和状态,更是一个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
“一个年轻小伙子到我这儿来做治疗。我作为一个男人来感受这个小伙子的时候,我觉得瞧不起他。这是反移情。我如果真的瞧不起他,对他进行侮辱,或者把他赶出咨询室,那么我就跟他配合完成了一次强迫性重复。如果我这样做,跟他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就没有什么区别,对他没有治疗价值。
但我也是精神分析师,我知道他在勾引我瞧不起他,我坚决不配合,我要让他理解,他是怎样攻击自己的,以及怎样让别人来攻击他的。
我怎么针对他进行治疗?我这样对自己说:我对他的瞧不起,是他勾引的。然后我就能知道他的移情是什么,他的整个人格特点是什么—他曾经被他人贬低过,曾经在生活中教会100个人来贬低他、瞧不起他,我只不过是他试图要教会的第101个人而已。他在我这里获得的不是瞧不起,而是尊重,他就有了新的经验,这会让他以后变得不一样。”
反移情是探索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我们跟一个人在一起的感受,因为这个感受本身就是反移情。
PART3治疗师的反移情和移情
我们把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全部反应(总的感觉)统称为反移情,现在我们做了区分,分为反移情和移情。比如一个来访者找我,我对TA的全部反应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反应,就是反移情;二是我本身固有的反应,叫作移情。
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全部反应=反移情(因来访者产生的移情)+移情(治疗师自己的移情)
一个治疗师要能够分辨哪些东西是来访者带给我的,哪些东西是我本来就有的。也就是,哪些是因来访者而产生的移情,哪些是治疗师自己的移情。
>> 站在专业的角度思考,治疗师跟来访者工作时睡着,很可能是治疗师因来访者而产生的移情。也就是治疗师的反移情见诸行动,他觉得与来访者谈话没什么意思。治疗师觉得来访者的谈话“没什么意思”,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访者传递的信息是无趣的。如果他传递的信息很有趣,治疗师是不可能睡着的。另一方面,从基本驱力的角度来说,表示在他的气场里,他没有注入原始的或者升华的力比多,有着巨大的力比多的压抑,他的人(或者也可以说人格)是无趣的。只有来访者的基本生命能量—力比多和攻击性—被高度压抑的时候,治疗师才会安静地入睡。
治疗师的移情,需要治疗师自己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解决得越多,我们反射给来访者的部分就越多,我们就越是一面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