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一、教育与经济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
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考点二、教育与政治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对教育领导权和享受权的制约;(2)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和影响;(3)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4)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2.教育的政治功能:(1)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3)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4)促进政治民主。
考点三、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3)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模式。
2.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传递文化;(2)教能传播文化;(3)教育选择文化;(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考点四、教育与社会人口
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制约教育的质量;(2)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使人口的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考点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2.表现形式:(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点一、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
1.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遗传决定论等,一般强调人类个体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的发展实质上是由这种自然因素按照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出来的。
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首推孟子;西方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格塞尔、威尔逊、霍尔和高尔顿。
2.外铄论,又被称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或经验论等,其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其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结果。
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西方的外铄论的代友人物有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个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其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具有可塑性。
2.环境:(1)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能把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教育: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2)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限的,必须要以遗传素质为基础,以外界环境为条件。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青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发挥人的主现能动性才能实现。
考点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般规律含义表现启示
顺序性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身心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记忆的发展则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规律的
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般、典型、本质的特征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不平衡性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互补性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视力方面的缺陷;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存在于不同层次上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者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系统掌握其成长发展的资料,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特殊培养,采取弹性教学制度等教学组织形式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