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笔者王升请你多多指教。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没有前言后语,只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在我看来,却可以当做座右铭。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方面的东西,别人谈论也不会去参与,这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很喜欢吃瓜,吃完了还会不遗余力的传播,生怕周围人不知道。
清代袁牧写了一本书叫《子不语》,孔子不说的他来说,这确实赚了不少眼球,就像我们每天看新闻热点,人总是不自觉的有猎奇心理,一些宣传“外星人”、“真龙现身”的文章很容易疯传;本来是一个变异的植物或动物,或者一个“奇形怪状”的人,都可以被当做“太岁”、“神灵再世”供奉起来;一些暴力、违法或者有失公德的事件很容易秒传,发生到世人皆知不过一二小时;更别说叛乱、鬼神灵异事件,那些新闻标题编出来就费了不少脑细胞。言论是自由的,我肯定是阻挡不了这些,但我们自身要自律,因为当一些东西传播起来,由于认知水平和价值观不同,每个人从中习得的东西都不一样,很有可能越是报道怪力乱神,这些事情重复出现就越多。某些人看到曾经有人干过,他就像找到了“榜样”,有样学样,到头来他还能扯一套阿Q说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所以我们要少吃瓜,更不要一个瓜连着吃几天、几个月,有那个时间常回家看看不好吗?
另外一个层面,孔子也算是公众人物,不谈怪力乱神也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从历史上朝代更替不难看出,一将功成万骨枯,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更替才能完成,而那些始作俑者就喜欢干怪力乱神的事。先策划一场奇怪的异象,再编一个鬼神传说给自己找个理由,说是天意神授,接着用暴力、武力去征服其他个人或群体;有朝一日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又会开始排除异己,兔死狗烹;遇上叛乱,更是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去镇压,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都离不开怪力乱神。普通人当然阻止不了这些,但正是裹挟在其中的普通老百姓受伤最严重,妻离子散,流离失所,过得苦不堪言,所以说和谐稳定的社会不太需要怪力乱神,少谈为好,就算谈也请附上正确的结果,比如暴力事件已得到公允的处理,鬼怪之事已被证实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