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这个背景有点长,但对我很重要)
我和我爱人本身就是大学同班同学,都是学土木工程的,毕业之后我进入烟草行业,而他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
他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就很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都拿满贯的那种学霸体质,工作之后也非常刻苦努力,之前听他们同事形容他是“移动的规范图书馆”,讲到什么规范的细节他都知道。这确实是他的优点,妥妥的理工直男高SC,但我也最苦恼这一点,因为我是SI,喜欢结交朋友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而这些对他来说完全不感兴趣,好在他还有个S,不然我俩真心过不到一起去。
他以前非常反感听我说学习的事情,第一次去DISC课堂我是偷偷骗他说我去出差到厦门,第二次参加DISC的深圳4D包班是我用4D的方法妥善化解他的怒火得以成行,但也就仅此而已,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外面参加任何学习了。后来,我盯上了本地学习社群南昌拆书帮分舵,混迹了6年左右,刚开始我可疯狂了,经常去,有活动就去(一般拆书线下活动一周1次,有特别活动的话会增加活动频次),后来他就限制我本地学习活动一个月最多去2次,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朋友约吃饭回去晚了他不相信我是跟朋友约吃饭非要我开摄像头给他看在哪里,当时我特别难过,打击特别大。一方面是我认为其实就算是参加学习也不是干坏事为什么不支持我?我妈妈都极力支持我的(DISC课程是我妈妈陪我去厦门),另一方面我没被信任,还要开摄像头自证。后来关于学习的事情我再也没有跟他提过一个字,我只会和我妈妈、好闺蜜他们去分享,就这样过了近7年的时间。
但是虽然我没有去跟他分享过关于我学习的只言片语,但是我学到的东西都会用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当中,在他身上我是最用心用的最多的。嘿嘿,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套路好深啊~我认为这不完全算是“套路”,而是基于懂和爱基础上的用心陪伴,硬说是“套路”也可以吧,这个“套路”的时间有点长,7年的时间“套路”一个人到DISC学堂,从大学同学变成DISC同学,哈哈~大家可以看看一个高S的毅力和坚持,真的是可以把铁杵磨成针啊。
他是怎么被我“套路”进来的呢?
其实就像酿酒一样,当一切都发酵准备好了的时候,只要一个恰当的时机,就能够品尝到它的香醇。
因为房地产不景气,他的工作也遇到了难题,被迫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他应该也是感受到建筑行业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辉煌了,所以有了跨界的打算,11月份在家的时候找了很多项目来研究,比如跨境电商啊、蜜雪冰城、瑞幸咖啡之类的,我观察到了这个点所以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做社交电商。这个社交电商也是机缘巧合我再另外一个人的群里做了一年顾客,偶尔买买买觉得东西不错,我就跟他说不管怎么样至少那个项目不用投资吧,而且你目前也没有更合适的选择,我就说你可以试试,要是做的不好不想做了就退出呗,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也低,他就愿意试试了。
要做社交电商对他来说挑战特别大,这次DISC测评DI在中位线以下,其实不用测我平常也看出他的性格是不够活泼的,要他去卖货做销售真的挑战很大!我I算比较高,但是在体制内呆久了也没接触过什么销售,再加上这个平台是团购平台,本身产品价钱定的不是很高,一单赚个5-10元左右吧,经过我俩一个月的苦心经营,赚了才2000多一点点,里面还包括我们自用产品的花费,而且刚开始做大部分是人情单比较多,对我们俩来说真的很难啊!但也很开心,这个没投啥钱,能赚2000多,补贴个吃饭钱也是好的。我担心他灰心,一直跟他说没事噶,我还有份工作可以兜底,饿不死的。
有一次,我们的一个朋友正好夫妻产生矛盾,其实我听下来很多都是从自身角度来解读对方的行为,其中可能因为关注点不同导致解读的动机产生了偏差,其实先DISC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再一个AMBR就可以搞定了,但这情况下讲这理论也不合适啊,别人也听不进的,我想了一下就拿出我的2个4D经典案例跟她进行分享。
这个时候我爱人他经过也停下来听我讲,听完之后他居然飙泪了!此情此景其实搞得我挺尴尬的。
我和他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我都细细记录下来,并且竭尽全力去照顾好彼此的感受,化解各种矛盾。
A(关注点):我爱人听完我的分享有点感动
M(感受和想法):尴尬,这个也不是针对他特地分享的,他却被感动了,转念,气氛都烘到这里了,好像DISC最近在搞十周年活动,要不就问问他去不去
B(行动):直接问他,我这些都是从DISC学堂学来的,教会我如何更好和周围人相处,其实和你做社交电商也挺有帮助的(共同利益),要不要去一下?
R(结果):他说好呀,去吧。
这个7年的“套路”终于闭环了,哈哈!
当然,把他喊来DISC课堂不是我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让他开开眼界,多认识多链接一些人,他以前的圈子太闭塞了,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精神食粮是很贫瘠的,但他还不自知~
这次从DISC学堂回来,他也被成功点燃,原来外面这些人还可以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活法啊!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遇到困境走不出来是因为你被自己过往经历和思维限制住罢了,别人说一百遍不如自己亲眼看一遍,自己亲眼看一遍不如亲手做一次。
这次我也在后台帮助后勤工作,分U盘奖杯、清点记录礼品、搬书和其他礼物等等,新同学每一个感受到温暖的点都充满背后无数学长姐们的爱心和汗水,这份爱在每一期DISC课堂都会延续下去,这就是DISC社群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