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1/赫尔巴特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开始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他写道:“教育学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基本概念。”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它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处重要修正,因为这一观点把阻碍和干扰教育、导致教育失误或完全失败仅仅归结为偶然的、来自外部的干扰,而这本来是应当避免的,而且原则上也是可以避免的,这种干扰无论如何无关教育大局。只有存在主义哲学敏锐地看到这种干扰不只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埋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从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种新的、迄今尚被忽视的人类存在的基本方面,它使连续性发展的观念趋于破灭或者至少表明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之非连续性形式。
(点评:人类本质中有一些非连续性成分,比如青春期中的身心发展极度不和谐性,是不是人性中的七宗罪也属于阻碍教育以及成长过程的连续性呢?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存在主义哲学发现了人性的局限性呢?)
p56/在人的生活中会有一些突然出现的、非连续性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事件纯粹地视为外来干扰相反,这些事件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而它们也是与上述非连续性的教育形式相一致的属于这类事件的有威胁生命的重大危机,突发的对新的更高级生活的向往,使人摆脱无所事事状态的号召和告诫,以及对今后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遭遇等等。所有这些事件都是狭义的存在经验,它们突然地、令人震惊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如果从通常的那种关于人的存在经验意义上去理解,那是很危险的。尽管如此,如果人们深入研究这些事件的各个方面,它们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揭示与不断进步的教育观念相对的非连续性的教育形式,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对教育的真正贡献。
(点评: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通过对“危机”、“遭遇”、“号召与告诫”、“唤醒”的论述来说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主要包括1、人的可教育性,2、人与空间的关系及其启示,3、人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启示,4、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还原原则、工具原则和解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