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职场突围》这本书时,我用世俗的目光扫了一下,以我多年的职场经验感觉这又是一本为搏眼球或销量的快餐作品,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我以为我会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一样把它很快搞定,不曾想不大厚的一本书,浅显的语言,质朴的故事,却蕴含了很深的大道理。
思考不时让我停下来。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此中职场规则乍看起来,有背经离道之感,但细究终有一则让人如临其境,惊叹“哦”,的确如此。但职场新手真能把它当秘籍使用吗?答案:不能完全苟同。
一、条条准则令人咂舌
开篇即让人惊掉下巴。准则1绝不亲自用电脑工作。
它告诉想要当经理的新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用电脑上,电脑会消减了自身价值,电脑“盗走”了人们的自由空间,并使人们的自由受到牵制。
这对于已身在职场的人来说,这条准则无疑几乎让所有人跌眼镜。
如今的职场哪里能离得开电脑,电脑和职场几乎可以并称职业人的身份。离开电脑谈职业,就好像少了上岗证。不会电脑不仅寸步难行,还会招人涉嫌低看的眼光。
这确实是一条不能让人信服的准则。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作者的用意不在电脑;而在不要因为电脑分散了你向上的心。
它说的很清楚,成功的经理都尽可能不碰电脑,应把精力和时间用到人事方面。学会分派工作才能成为不受别人摆布的玩偶。
通篇看下去,对于有着儒家传统文化,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几乎颠覆了人的三观。
老祖宗教育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要有始有终;诚信做人,规矩做事;舍己为人,乐于奉献。
这些在书中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好像是在讲厚黑学,却分明让身在职场中的人感觉昨天好像就是这样子:他明明什么都不会,怎么这么快就当上了我的领导。原来这就是我要找的答案啊。
“书教人明理,给人解惑,以后我就照书上说的去做”。在心里,许多人都暗暗发誓。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二、我欣赏最后那条准则
我欣赏的准则17是这事你想要的吗?追求事业的首要目的并不是想要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的人,都将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了什么?我付出的这一切值得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职场人的终极问题。但如果能及早的思考这个问题,那么职场生涯将不会带给你遗憾。
因为有些人做了一辈子职场也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不如我,而他(她)却领导了我。
这就是准则中说的,彼得原理为什么无效:优秀的人才在底层,耍弄政治的混高层。
技术能力和才识并不是升职的有力前提。那些“仅仅是”专业知识优秀的人才,将会永远停留在公司的最底层。
对升职来说,最根本的是政治策略能力和一种要成就事业的愿望。
这个原理让我这个做了多年职场的人彻底明白,岗位上有行政岗和技术岗的不同。并从书中看出了它的含义,即:职业走向。
也就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要么选择做忙忙碌碌的工蜂,要么一直升进经理层。
这里有一句话,我很震惊:一个人选择做工蜂,就必须心甘情愿任由别人把自己搓圆捏扁。但是在某些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会全身而退,即使解雇也绝不害得他彻夜难眠。
而选择一心要升入经理层的人,就意味着要在政治上血拼到底。他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可能出现危险,渐渐变成“纯粹的政治家”,一个“做什么都很好却哪儿都用不着的人”。
三、总结
有人说:职场如战场。这本书就是“战场”的武器,17条准则叨叨见骨,抛开人情,不怕偏执,也许能成就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
但我认为,它绝不像书的封底所说:17个准则可谓条条离经叛道,不美好但适用,亲自看看很有必要。
我们应该学到:成功、荣誉、权力、金钱这些令人迷幻的东西是我们真的要的吗?时刻问问自己的初心。不要追求了错误的东西,给人生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