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给定的三项年度目标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其中的一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完成的是年度目标三个大项任务中的读书。
年初给自己制定读书目标时,首先是回忆了一下我去年读过的书,并没有仔细的统计,也没有完全的罗列,只是在脑袋里笼统的概括了一下。据我自己估计,应该也就十本不到。所以年初一狠心,给自己定了个两倍的标准,20本。心里想着今年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没时间外出旅行,那就宅着多读些书,让心灵自由地翱翔。
就在最近的一个月,看着书架上读过的书已经快装不下了,所以利用五一假期的休息时间,盘点了一下这几个月以来读过的书。还真巧,不多不少正好20本。
以上是截止五月一日读过的书,其中有一两本没读完,烂尾了。比如《失控》,尽管它在国内的口碑超好,但确实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从去年我就开始阅读,读着读着就失控了。真的是越来越读不下去,最后无奈只能选择放弃,将它归还了图书馆。我还有个奇怪的阅读习惯,就是读不下去小说,这也令我感到很费解。别人都是读小说越读越精神,阅越读越亢奋。可大多数小说都可以给我用来催眠,。难道是我右脑不够发达,导致画面感不强?至今被我完整读完的小说只有两本,一本是余华的《活着》,一本是《肖申克的救赎》。这两本书不止是读完了,还重读了最少两遍。
今年读过的书单中还有几本是重读的,再读曾经读过的书,首先由于经历和心态都于以前不同,又会产生新一番的感悟。其次,重读让我发现了一个事实,过去读过的书都已经渐渐内化于心,变成了我的一部分,虽然不能回忆起书中的全部内容,但是作者的思想已经被我吸收,并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对我产生着影响。
五一已经是上个周末了,在过去的这一周里,阅读了两本中信的书《互联网+》和《阿里传》,还有一本情感类书籍《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这么说来,还没到半年就已经在数量上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阅读目标。
能在半年内完成年度任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阅读速度的大幅提升,原来读完一本书少说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也读不完,而现在一本二百页左右的书籍,只需要半天就能将其读完。速度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这还是要归功于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前心里没有快速阅读这个概念,不就是读书么,可以说认识字的人都会读,老师也从来不会教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法阅读一本书。直到看了东尼·博赞的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读书还可以这样快速高效。
读过二十多本书后我也逐渐发现了在读书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
首先,尽管现在能够做到每天用四个小时读完一本书,但是阅读速度算下来,每分钟也才只有四五百字,也并不是很快。还要继续对快速阅读进行刻意练习,下半年争取做到每分钟一两千字,一个小时左右读完一本书。阅读速度提升后,将时间更多的花在理解记忆和消化吸收上。否则一本20万字的书读完后自己积累的东西只有20个字,这样只追求速度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
以后应该在阅读一本书后,用思维导图梳理此书的内容,然后做读书笔记,将阅读的内容进行输出分享,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效果。不至于读完就忘,什么也没留下。
其次,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读书不成体系。这二十多本书,有技术类书籍,有企业管理的书籍,有鸡汤,有小说,最后还有两性情感类书籍。不只是类型多样,题材也是五花八门,书籍之间的相关性几乎为零。
虽有古语:开卷有益。但是这样子读书,每个方向都有涉猎,但每个方向却都不够精专,很显然不能构成知识体系,对于学习成长的帮助不多。
在这个问题上,我给自己开出的药方是:进行主题阅读。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里,专门阅读某个方向的书籍。全部读完后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分享。用主题阅读代替随机阅读,以后去图书馆借书就借同一个领域的书籍,而不是看到什么书感兴趣借什么书。
阅读是收集信息的过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内化整理,变成了知识。知识和技能通过刻意练习,才会逐渐变成习惯和能力。
阅读和能力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读书只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