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金融的,以前学校门前树着一块大石块,上面写着融通天下。结合所学专业,这大概是在表示金融的重要性。的确,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企业资金链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融则活,也许这就是融活的一个侧面。当然融活不仅是为了活着,更代表了希望和旺盛的生命力。再说融和,这是一种和谐,和睦,融合共生的状态。两者既有不同,又密切联系。融活是融和的前提,融和是融活是目的,是恰如其分状态。
当前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各国经济密不可分。例如一部苹果手机,品牌设计在美国,核心部件,美国,韩国,中国都有,组装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各地。国产大飞机C911,虽说国产化率达60%,但也有40%部件从国外进囗。即使国产化部分也不是仅由一家公司负责。其背后的逻辑是发挥各自所长,合作共赢,体現了融活,融和的必要性。那么要实现融活,融和还需要哪些要件?
实现融活,融和需要包容性。要在融合后有生命力,达到融合共进的目的,包容性必不可少。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缺少包容性强行融合只会带更剧烈的冲突,甚至两败俱伤。正如两个强势的人结合很难幸福。而与之相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正是因为我国文华具有包容性。在三皇五帝阶段,黄帝率领的部落击炎帝率领的部落,然而炎帝创造的先进技术并未消失,而是被传诵至今。中华民族也被称为炎黄子孙。之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带领赵国成为战国七雄。清兵入关,汉文化并没有因此覆灭。以上无一不召示着包容性对融活,融和的重要性。
实现融活,融和需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邓公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要实现融合后的生机勃勃、和谐共进,离不开发展二字。也就是共同把蛋糕做大,大家各自都分多一些。例如中国对外开放,加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为我国迈入小康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此外其他国家的跨国企业也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分一杯羹。所以中国加入世界贸体系是融活、融和,倡仪一带一路也是融活、融和,也都是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实现融活,融和需要做好风险防控。拉美债务危机告诉我们,外部融资除了带来资金外,也带来了负债。而负债是有期限的,是需要归还的。如果引入的资金没有发展产业,只是推高资产价格。那么当经济周期下行就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债务危机。所以实现融活,融和需要好风险防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总而言之,融活、融和既是目的也是理想状态。要实现融活,融和需要包容,发展,防风险三者兼顾。相信通过我们在这三方面发力,融活、融和自然水到渠成,成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助力。